何雨水來到李愛華家,十分不解地說起聾老太太剛剛的話語。
李愛華一聽,樂壞了!
這說明聾老太太是知情人,等何雨柱知道真相的時候,聾老太太幫助易中海隱瞞,會讓他們養老三人組崩得更徹底一點。
算算時間,何大清回信的時候,差不多正好是何雨水出嫁之前。那時,讓何雨柱知道真相,恰好在婚宴大場合,有條件讓易中海社死!
……
遠在保城的何大清收到了女兒的來信,他非常開心。
自從孩子們大些之後,好多年沒有聯係了,現在女兒都快20歲了吧?
他拿著信封,心情激動。
找個理由避開白寡婦,悄悄打開信箋。
嗯,兒子成了一個廚藝過硬的廚師,在軋鋼廠工作穩定。女兒有文化,讀書到高中畢業,現在要嫁人了!
何大清看得眼睛有些濕潤,兒女都已長大成人,可自己缺席他們的生活太久。
他伸出顫抖的手,抹了一下眼角溢出的淚花。
繼續往下看,看著看著,他臉色變得慘白,女兒竟然是來譴責他這個父親的!
女兒說他從來沒有管過他們,沒有給過他們兄妹一分錢?
自己當時迫不得已,要離開京城,隻能丟下他們兄妹倆。但是在保城生活穩定之後,自己每個月都有給他們寄錢啊。
每個月給他們一人五塊錢,就為這,白寡婦沒少和他慪氣。
直到今年,形勢變得不一樣,怕給他們兄妹惹麻煩,他才停止了寄錢。
他又從頭到尾把女兒的信看了一遍,隨即非常憤怒!
事情肯定出在易中海身上,何大清怕他們兄妹當時太小,手裡拿不住錢,亂花。便把錢都寄給了易中海,讓易中海暗中幫忙照顧,這是他離開京城之前,就和易中海說好的。
現在,女兒這樣指責他,肯定是易中海把這筆錢給私吞了。
眼下他不便回去,當然他心裡也不想回去,他隻願意和白寡婦好好過自己的小日子。
但不能讓女兒誤解自己,更不能讓兒女恨自己。他起身從箱子底下,翻出這些年寄錢給易中海的憑證,去郵局寄錢的收據一一找出來。
然後,給女兒寫了一封信。
祝福女兒出嫁,決定給女兒郵寄兩百塊錢,當作嫁妝。
信中還表明自己這些年一直沒有少給他們兄妹郵錢,並把這些收據全部附在信中,一起寄給何雨水。
以柱子的脾氣,知道易中海吞了他們這麼多錢,一定會找易中海算賬的!
……
話說那天聾老太太說漏嘴,恰好被跟在後麵的一大媽聽見。
一大媽回家就告訴了易中海,易中海這些天惶恐不安。這些年他一直用心照顧何雨柱,建立感情,就是想將來靠何雨柱給他們夫妻養老。
如果被何雨柱知道了這事兒,肯定會翻臉,養老就彆指望了,甚至何雨柱有可能一怒之下,去報案。
那他不僅養老計劃落空,還會丟掉在軋鋼廠的工作,若是何雨柱堅決告下去,自己還有可能去坐牢!
何大清這些年一直沒忘記給一雙兒女寄錢,每個月十塊,逢年過節還會多一點。
最初,易中海隻是想用這筆錢買自己的好名聲,讓何雨柱感激他。
所以,就用何大清寄回來的錢,接濟何雨柱兄妹倆。既收買何雨柱的心,又在大院博得一個好名聲。
後來,見何雨柱兄妹倆去保城找何大清未果,就起了歪心思。時間久了,不知不覺就把這筆錢當成了自己的錢。
現在,聾老太太說漏了嘴,何雨柱會不會來找自己算賬?
自己現在去找何雨柱坦白,也來不及了。
易中海忐忑不安地過了一個星期,見一切安靜如常,就知道何雨水並沒有把聾老太太的話放在心上,應該也沒有告訴何雨柱。
易中海放下心來,他這輩子就是缺兒女,這院裡隻有傻柱靠得住。所以,他便把夫妻倆養老的希望寄托在傻柱身上。
一大媽總以為是自己身體的原因,讓易家絕了後,所以不管易中海做什麼,她都是順從。雖然她覺得易中海這事兒做得不對,自家又不缺錢,乾嘛要占人家的便宜呢?但她多年來養成逆來順受的習慣,不可能說什麼。
不過,看他對何雨柱也算是真心真意儘一個長輩的職責,她便也沒提起過此事。
現在,她更不可能主動提起。
……
12月18日,相親成功了!
冉秋葉同意與何雨柱處對象,何雨水興奮得流下了眼淚,惹得冉秋葉也陪著抹淚。
何雨水鄭重邀請冉秋葉過來送她出嫁,冉秋葉也爽快地答應了。
她覺得好幸福,不是一個人悄悄出嫁,而是有哥哥和未來的嫂子,送自己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