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華開這個會議的時候,很多人都有思想準備,也許自己的職位保不住。
最後,看他隻是把何兵趕出了後勤部。連劉德華這樣的人,他都留下來了。說明這個新來的後勤主任是一個胸襟寬廣之人。
他的處理,讓大家心服口服。
李愛華之所以留下劉德華,是經過認真考慮的。
現在這個時期不是後世那種物質充足的年代,很多時候上麵給了你指標,但貨物緊俏,你拿著指標也不一定能買到。
而劉德華這個人他人脈廣,路子寬,有他在這個崗位上,軋鋼廠的物質供應有保障。這也是他在李愛華上任之後,仍然敢動手腳試探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樣的人,事情交給他去做,隻要把他管好就行了。
而他留下劉德華,恰恰讓他在後勤部收獲了員工的稱讚。也算是一舉兩得。
李愛華拿下何兵,把倉庫管理負責人的位置給了劉光福。
自從他私下裡給劉光福和小林分工之後,劉光福的主要精力全放在倉庫管理上。
通過二十多天的學習和觀察,他做出了倉庫管理的各項規章製度。
李愛華把劉光福做的管理製度和原先的管理製度進行了對比,覺得他抓住了關鍵的地方。
以前的管理製度本來就比較完善,畢竟是這麼大的一個正規企業。
不管是安全製度還是出入庫登記製度,都有明確的條款規定。但是在大浪潮時期,估計是原來的後勤主任為了自己做手腳方便,或者是何兵自己的想法,把出庫製度做了一些微調。
就是這裡開了一個大口子,讓很多資產流失,而從賬麵上看,還無法察覺。
劉光福提交的規章製度,就把這個漏洞給堵上了。
出庫嚴格雙簽,一個管賬的,一個管實物的,雙簽。另外,當天值班的負責人還必須簽字。
李愛華覺得劉光福很用心,上手也比較快,就安排他接手何兵的崗位。
後勤部門的工作,一切都按部步班往前推進。
李愛華一方麵讓後勤部的乾部員工表現自己,另一方麵抓緊時間向楊廠長彙報,在元月份就向楊廠長提交了新一年度的後勤工作規劃。
楊廠長審閱後,對他的一些創新舉措非常滿意。
其中有些東西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沉澱,才能看出效果。不過有兩條,是立竿見影,馬上就可以看到效果。
所以,楊廠長讓美女秘書雷雨專門給李愛華安排了一個時間,讓他來彙報一下。
元月二十八日,那是一個周五的早晨,李愛華去向楊廠長彙報。
他早就算準了楊廠長會問到,所以,做了充足的準備。
楊廠長感興趣的第一個提案,是指廠區綠化建設。
李愛華給楊廠長談了花園式廠區建設的規劃,這是一個三年規劃。
第一年要完成的指標,他遞給楊廠長一份詳細的預算明細。
需要多少錢,這些錢花在什麼地方,買幾個盆景,栽幾棵樹。
弄完之後,會是什麼樣子的?他請黃衛紅給他畫了一幅廠區大門口一年後的規劃圖。
黃衛紅小時候,專門拜師學過美術。
她聽完李愛華的規劃之後,專門到紅星軋鋼廠門口來考察過。還從各種角度拍了照片,回去之後,把李愛華的規劃變成了一幅圖畫。
楊廠長聽完李愛華的講解,然後就看到了黃衛紅畫出來的彩色圖畫。
看得心潮澎湃,這要是建成了,紅星軋鋼廠在同類型的工廠中就變得鶴立雞群了!
再一看,也不貴。這點錢,軋鋼廠出得起。
“愛華呀,這個創意好!工人們每天上班下班,神清氣爽,心曠神怡。要是有領導來咱們廠視察,陪著領導在這大門口走一走,那可是加分項!”
李愛華看到楊廠長的笑臉,就知道一定能通過。
他點點頭:“這個,我是從爺爺家的院子布置裡找到的靈感。應該說一個現代化的企業,肯定是注重環保和環境建設的企業,這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李愛華從二十一世紀來到這六七十年代,覺得在廠區環境的布置上,六七十年代的還是太簡樸了。
楊廠長興奮地說道:“好,好!”
接著,他就給楊廠長講紅星養豬場的發展規劃,也是一個三年規劃。
這是楊廠長特彆感興趣的第二個提案。
李愛華這次專門講擴大養豬場的好處,第一改善工人們的生活。這在李主任當一把手期間,工人們就已經得到實惠了。
第二,可以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用作送給各個關係戶的禮物。這個年代,送錢都比不過送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