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十五分鐘前。
當時顧北剛撥通花易逝的電話。
一般小姑娘都是等顧北先道晚安,然後回一句才會睡覺的,看樣子今天時間確實是有點晚了,小姑娘都困了。
顧北笑了笑。
繪梨衣の顧北:“好夢,小怪獸。”
回了消息,顧北剛想關掉手機回房小睡一會,手機卻又響了起來。
顧北打開一看。
繪梨衣のechat:“晚安。”
繪梨衣の顧北:“還沒睡?”
繪梨衣のechat:“在等顧北。”
顧北想象著小姑娘躺在床上,一臉困呼呼的表情,還要強撐著等消息的樣子,既好笑又有些心疼。
繪梨衣の顧北:“睡吧,晚安。”
繪梨衣のechat:“嗯。”
關掉手機,顧北轉頭,透光落地窗看到正午的太陽好懸於天空。
“睡覺睡覺!”
————
紐約,曼哈頓區,西中城。
就在顧北三人在酒店倒時差的時候,
這裡的正式行政區名為克林頓,西中城隻是俗稱,不過就算是俗稱,使用的人也不算多。
人們更喜歡管這裡叫做“地獄廚房”。
這裡早些年是曼哈頓島上一個著名的貧民窟,主要由愛爾蘭裔移民的勞工階層聚居,以雜亂落後的居住品質、嚴重的族群衝突與高犯罪率而聞名,並孕育了許多罪犯或黑色大佬。
曾經在這裡發生過一起暴動,當時目睹暴動的年輕菜鳥警員脫口而出:“這地方真是地獄。”
但名叫佛瑞德的資深警員卻糾正他:“說它是地獄實在是太輕描淡寫,它根本是地獄的廚房。”
地獄廚房因此得名。
雖然故事中的警察是否真有其人不得而知,但在大眾傳媒或影片戲劇中提及地獄廚房這地方時,幾乎都會提到這則小故事,就像現在,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了正在看的你們。
從這些描述上不難看出,地獄廚房是一個混亂且黑暗的地方,裡麵住的全都是罪大惡極的惡棍。
這裡的黑暗大概是比不上阿卡姆的,但卻稱得上一句小哥譚。
正午的太陽將這裡照亮,但是卻無法照亮黑暗的人心。
男人打開了「布萊恩心理診所」的大門。
很難想象有人會在地獄廚房開一家心理診所,畢竟這裡的人永遠都是不服就乾,每天誤殺的人都能夠堵住哈德遜河了,純粹的惡人往往不會患上心理疾病,反而是越善良的人越容易想不開。
從某種角度上說,地獄廚房的人心裡狀態都還蠻健康的。
從這一方麵來講,或許他們還很值得誇獎也說不定?
所以在這地方開心理診所,沒得賺。
不過,因為受到傳說加成,地獄廚房的房價比較便宜。
而且,心理醫生這種行業就像偵探一樣不是吃地形位置,「毛利偵探事務所」開在米花市,照樣處理全世界的案子。
布萊恩醫生自然也會根據客戶的需求上門治療。
更何況,在美國紐約,普通人生病連醫生都不想看,因為實在是太貴了,更不用說心理醫生。
所以有錢看心理醫生的都是壕中壕,隨便從指頭縫裡露出一絲也足夠布萊恩醫生把診所經營下去了。
雖說他並不在乎那些東西就是了。
布萊恩是有這一頭金發的英俊男人,不過這裡的英俊值得隻是他的半邊臉。
至於另外半邊,也是被長長的金色遮蓋,讓人看不到底下的麵容。
如果被遮住的這半邊臉也像露出來的半邊臉一樣,那布萊恩醫生確實很英俊。
但是如果真是一樣的話,又為什麼要遮起來呢?
所以布萊恩醫生的病人們一致認為被布萊恩先生遮起來的半邊臉或許有什麼難言之隱。
不過具體的情況沒有人知道,布萊恩醫生從來沒有向彆人說過。
熟客都知道,布萊恩醫生上午不上班,中午開始營業,一直營業到半夜。
一些客人會選擇在下午上門。
還有熟人。
下午四點鐘,正坐在接待室中看報紙的布萊恩醫生被敲門聲喚醒。
“進來。”
護士推門而入,身後跟著一個背著書包的小男孩。
是真的小男孩,不是從天而降的那種。
布萊恩醫生唯一露在外麵的獨眼中閃過一道金色,他看向男孩:“彼得,你來了。”
彼得有些畏縮,站在原地低著頭不敢看布萊恩:“我……我來拿藥了,先生。”
“嗯。”
布萊恩拉開辦公桌的抽屜,將早就準備好的藥拿出來遞給彼得。
彼得接過,長舒一口氣。
完成了本叔叔交給自己任務之後,彼得顯得放鬆了許多,眼神也開始亂瞟,無意間看到了布萊恩醫生放在桌上的報紙。
上麵的頭版頭條是:“本月第六起,被害者陳屍荒野,體內血液臟器不翼而飛……”
布萊恩重新拿起報紙,彼得自然也就看不到另一麵上內容了,布萊恩醫生厚重的聲音從報紙後傳出來:“如果可以的話,還是讓本先生親自來一趟吧,他的療程也快結束了,如果可以的話,也該停止服藥了。”
“啊?哦……好。”
彼得點了點頭。
“好了,快點回家寫作業去吧。”
“嗯”。
彼得一溜煙的竄了,布萊恩醫生看著彼得離開,眼中亮起晦暗的金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