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理會口吐芬芳的諾諾,因為有些事情確實不適合讓諾諾知道,有些事情,就算讓她知道了也沒用。
顧北再次閉上眼睛,開始調理內息。
不僅是為了平複傷勢,更重要的是要抓住並且深入體會一下剛才一閃而逝的感悟。
是的,顧北在剛剛與奧丁的接觸中,感受到了某種玄而又玄的力量,這讓他所掌握的某項奇技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
風後奇門,成為了繼雙全手之後,又一個出現突破征兆的痕跡。
正如雙全手的前路是創造生靈一般,風後奇門前方的路,則是有關命運。
命,是天朝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
它是決定人生際遇貴賤禍福的,無法避免的,不可捉摸而又帶有必然性的某種奇妙力量。
孔子有時與天連用稱為“天命”,有時單獨稱“命”,兩者既有聯係也有區彆。
早在夏殷時期,“天命”的概念就已經有所流行,比如: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出自《尚書·湯誓》)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出自《詩·商頌·玄鳥》)
其實當時的情況不過是某個混血種用火係言靈捏了一隻火鳥而已,類似於秦末的時候,有人假裝狐狸喊:大楚興,陳勝王。
一樣的道理。
但是這裡把滅夏興商,說成由天命所決定。
而周代也繼承相同的觀點:
“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出自《尚書·康誥》)
“丕顯文武,皇天弘厭厥德,配戎有周,膺受大命。”出自《毛公鼎》)
這裡將滅殷興周,也說成受天命支配。
到了這個時期,天命的論調基本就定下來了,古人廣泛認為人世間的一切都是天命所歸,但是在夏、殷滅亡教訓中,人們也認識到天命並非固定不變,所以說“天命靡常”出自《詩·大雅·文王》)。
夏、殷雖曾享有天命,由於“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周王要趕快“敬德”,才能“祈天永命”出自《尚書·名誥》)。
由此,天朝古人產生了以德配天的思想。
儒家有關命與天命的思想最早起源於孔聖。
孔子的思想基本上承襲周人的觀點。
他既講“畏天命”出自《論語·季氏》),承認有意誌的天;但他又說“五十而知天命”出自《論語·為政》)。
從畏天命到知天命的認識過程,有孔子的主觀精神因素在起作用。
孔子畢生行事,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他的態度是儘人事而待天命,從而奠定了後世儒家天命觀的思想基礎。
這裡值得一說的是,孔聖和始皇帝一樣,都不是混血種。
沒錯,這倆牛逼哄哄的人物全都是純血人類,一點雜質都沒有的那種,而且在混血種的曆史上有記載稱:子雖人,然力如龍象,能撼天威。
這裡說,孔子雖然是人類,但力量大的像龍一樣,甚至有的純血龍種在力量方麵都比不過他。
而且孔子有教無類,據說他手底下的三千弟子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混血種,甚至還有純血混跡其中。
當顧北從楚子航口中聽到這則小故事的時候,他一度認為孔子這貨可能是某個掌握了練炁的異人。
不過這種事情並沒有什麼依據,隻不過是一種猜測而已。
說不定孔子確實掌握了某種鍛體的異術,讓他的肉身強大到如同龍族一樣,也不是不可能。
與儒家的天命思想相仿,道家也有命運之說。
命運,即宿命和運氣。
指事物由定數與變數組合進行的一種模式,命與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命為定數,指某個特定對象。
運為變數,指時空轉化。
命與運組合在一起,即是某個特定對象於時空轉化的過程。
運氣一到,命運也隨之發生改變。
說明白點,命是與生俱來的,但運卻是會改變的。
命為人一生之所歸,如好命、壞命、富貴命、貧夭命等。
運可以隨著時空的轉化而有所不同,不停變化,是人一生之曆程,在某些時段或順或逆、有起有伏,如鴻運當頭、利運不通等。
這也就是所謂的:命論終生,運在一時。
在八字論命法中,所謂運就是指大運,大運則是人生中以十年為一期限的各個階段。
易學的觀點認為,命運即先天八字決定的個人行為、言語、性格、情緒、一生的經曆、疾病、死亡、婚姻、子女、事業、財富、學曆、麵相、高矮、胖瘦等。
總之命運就是一個人的一切。
人在出生的第一次呼吸第一口空氣起,當時的空間五行力量就把命運注定了,然後在人生起伏的每一段時期,都是命運在當時的空間力量變化的具體表現。
命運是不可以被完全改變的,還是可以適當的趨吉避凶的,就像天氣預報說要下雨了,出門就要記得帶傘……
這也就是易學測算存在的意義。
這一論調又與命理學上的命格不謀而合。
總之,古今中外都有相關方麵的理論,如:
屬於周天學天乾地支的太乙神數、奇門遁甲、六壬神課、京房易、子平八字等等。
屬於天文學星垣的果老星宗、七政四餘、紫微鬥數、梅花易數、西洋占星術等等。
屬於易學自然循環的周易等。
早期的數學家對數秘術研究也有所參與。
例如畢達哥拉斯認為數學可以解釋世上一切事物,他認為一切真理可以用比率、平方及直角三角形去反映、證實。
聖奧古斯丁則寫說,“數字是神提供給人用來確認真理的宇宙語言”。
但現代的數學已不再將其視為數學的一部分,反而被視作偽數學。
命理學與數學這種在曆史演進上的關係變化,類似於占星學之於天文學,煉金術之於化學,煉丹術之於醫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代科技也對於這些「偽科學」做出了相應的解釋。
就科學的觀念而言,傳統的機械論認為宇宙初始時已確定,而相應的自然就限定了。
比如擲出一個骰子,雖然其還沒有落地,但是結果實際上已經由出手那一瞬間的速度、角度、風速、溫度、濕度等等外部因素所決定了。
無論是骰子、星體的運行,還是人類的思想感情,莫不受各種物理規律、化學規律的製約。
這一切都源於宇宙形成之初。
因此人的命運實際上也是確定的。
現代的量子力學認為未來是不可預測,而且也不承認嚴格的因果律,認為它同樣也是變幻莫測的。
這樣一來,客觀層麵上的整個科學觀念和人與自然的關係都被活化了,反而變成什麼都出於偶然。
故而,命運是不可預知的,即便真有上天,其也隻是自然道)的代表。
隻不過它的概率與不確定性原理等認識具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