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年這個角色,劇本就是不苟言笑,足夠沉穩,但對於親情與愛情卻都是不懂得表達。
劇本中和女同誌柳眉的感情也是為人稱道,但是肩上背負著國家的使命,他並不能夠與柳眉在一起。
這純粹就是藝術加工。
柳眉這個角色是沒有曆史原型可以依照的,就是純粹的藝術虛構角色。
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人喜歡這麼一條線,甚至會覺得有些畫蛇添足。
但通過柳眉這個角色,可以讓陳延年的性格更加飽滿,不是曆史上那個冷冰冰,不近乎於人情的陳延年...
曆史上的幾行字,就是他們的一生。
為此特地加入陳延年和柳眉這條感情線。
與之相呼應的便是郭心剛和白蘭二人之間的情感糾葛。
不同於陳延年的倔強,郭心剛與白蘭自始至終感情都很好,延年烈士更像是個孤獨的苦行僧,郭心剛和白蘭二人有情人終成眷屬。
他們是兩種不同的狀態,可偏偏是一樣令人絕望,心疼。
陳延年為了革命埋葬感情,郭心剛有人惦記,但同樣都是為了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凸顯出為革命敢於犧牲的精神。
柳眉這個角色,能加快推進陳延年、獨秀先生與高君曼這幾人之間的感情線。
在劇情中,陳延年覺得父親獨秀先生太貪心,既想要小家,又想愛國。而陳延年的觀點不一樣,若要愛國,則必舍家。
於是,陳延年擁有自己的七“不”與不可撼動的堅定決心。
陳延年與柳眉這二人是分屬不同的階層。
編劇為此甚至鋪設了很長的一段劇情。
在陳延年去法國留學前,二人之間的感情最終在小河分彆時突然爆發出來了。
柳眉眼眶中帶著淚,認真的對陳延年告白:“我知道我不好看,還很笨,可有一件事我知道我騙不了自己,就是我時時刻刻,心心念念的都是你。”
“.....”
“...我就想問一句,在你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有沒有我?”
陳延年選擇了沉默。
身旁是幽靜的湖,頭上是翠綠的葉,不遠還有一對穿婚紗的新人…
可是麵對期待著姑娘,延年沉默了,他知道自己前路漫漫,拋頭顱灑熱血,早已許身於國…
怎能受得起這份熾熱的情感?
柳眉的這個虛構角色更像是一把鑰匙,她的出現打開了陳延年的心門。
當兩人分彆時,柳眉這把鑰匙又徹底鎖上了陳延年對感情的向往之門。
這個瘡痍滿目的年代,又何止是陳延年一個人放棄了感情。
走向解放就是因為每個英雄都敢於奉獻自己的一切,不光是肉體和精神上的犧牲,陳延年作為一名堅定的革命者,更是為了偉大事業,付出自己的真感情和鮮血。
望著柳眉離開的背影,陳延年這個不苟言笑的男人,破天荒的一行淚水奪眶而出。
“哢!”
“徐澈這場的情緒表達很好了,還有張斯樂,演的也很好,過了。”
這樣一場的感情表達與劇情鋪墊都很好。
但是...
這麼一段很多人看來都不是那麼的必要。
就像是偶像劇一樣,既然曆史沒有的事兒,就彆花筆墨去談的好些。
先烈們做的事情已經驚天動地了,不需要過多的渲染了,感覺畫蛇添足看著很不自在。
這樣是有道理的。
可徐澈拿到了這麼個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