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沉,隻留下一抹絢爛的晚霞,宛如一段飄飛的匹練,斜映在香格裡拉酒店的高層。
酒店專門辦酒席的宴會廳層,整層左中右三個寬敞華麗的大廳皆被包了下來,成為首映禮晚宴的盛大會場。
三個廳裡的酒席上擺滿了豐盛的酒菜,珍饈美饌琳琅滿目。
有的人舒適地坐著,手中輕晃著酒杯,笑聲爽朗,話語歡快。
也有人優雅地站著,手中端著美酒,在人群中自如地走動於各處交流圈。
應邀而來的數百位嘉賓各自聚集交流,人頭攢動,儼然是三個大型社交名利場。
樓上大會議廳,沒有樓下這番熱鬨嘈雜,有的隻是各種鎂光燈閃爍的聲音,以及能來參加映後采訪的嘉賓們的整齊鼓掌。
唐記裡、誠龍、楚軒和劉藝妃現身登台,在四張帶辦公橫桌的椅子上坐下,一個導演帶三大主角代表劇組接受海內外媒體的映後采訪。
映前采訪,雙方見麵隻是認識一下。
映後采訪,看過電影了,那媒體們想要問的東西就有素材基礎了。
“唐,這部電影在華國國慶日上映,那在全球上映的日子定下了嗎?”
“暫時還沒定,但很快會有消息。”
“為什麼你們華國的電影好像從沒全球同時上映過,我說的是包括你們華國市場在內的同時全球上映,據我所知你們華國的電影先會在本土上映,然後才會在其它地區上映,這是因為什麼?”
唐記裡心中一怔,他已經做好了映後采訪被刁難的準備,但沒想到最開始被刁難的是這種跟本電影沒直接關聯的問題。
頭排坐席的韓三坪、王金花等人也皺了下眉頭,就知道這些外媒喜歡搞事情,果然不出他們所料。
這問題問得這西方記者自己沒點數嗎?若是代表西方的豪萊塢市場對他們開放,華國電影早就搞全球同時上映了,又何必費勁巴拉先在本土測試本土市場,再依本土市場情況談好條件才能去西方上映。
這就是目前華國電影,或者說亞洲電影,在豪萊塢市場上映的無奈規矩,或者說是西方資本定下的蠻橫規則。
這老美記者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顯然就是故意問的。
楚軒、劉藝妃和誠龍偏頭看唐記裡一眼,隻聽唐記裡沉穩地說道“各國文化有差異,難免就會有海外上映前的二次剪輯,久而久之我們國內創作者也就養成了發行上映的習慣,先在國內上映,後在海外上映。”
既不暴露國內市場不通海外渠道的劣勢,也不說明是豪萊塢的強壓,這番回答算是差強人意。
“按唐你這麼說,那這部電影是不是也要再次剪輯才能在西方上映?畢竟你說的文化有差異,那有些東西在你們國家播合適,但在彆的國家播就不合適了。”這名記者追問。
此問一出,不管是張義謀還是陳愷歌,亦或是馮曉剛等各位大導都不屑一笑。
這記者問這番話的目的再明顯不過,無非就是想要通過媒體施壓或宣傳報道,意圖改變唐記裡的想法,把電影進行重剪。
重剪什麼?答案不言而喻,把屬於華國元素的東西能多剪掉就多剪掉。
反推之,這名老美記者是位排華者,對華的偏見在這一刻暴露無遺。
但值得玩味的是,一上來就發問如此問題來刁難人,試圖給電影在海外上映製造障礙,那說明這名記者也承認了這部電影的優秀。
劉藝妃和楚軒相視一眼,彼此的眼神中都流露出無奈,果然如誠龍所說,映前采訪和映後采訪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氛圍。
隻聽唐記裡不動聲色道“ua院線是這部電影的全球發行方,來酒店的路上其在華的負責人給我說,整部電影沒什麼需要再剪輯的,所以請這位記者朋友放心,我們的電影會完完整整出現在全球的觀眾麵前,帶給全球觀眾最完美的視效盛宴。”
這老美記者露出迷茫的表情,在理解著這番話通過翻譯後的語序邏輯。
當理清楚後更是一時語塞,我是在刁難你,你讓我放心?我把你當敵人,你這是把我當朋友了?
台上的楚軒、劉藝妃和誠龍,台下的韓三坪、王金花和在場上百人各都忍俊不禁,那記者有點懵的樣子,顯然是被唐記裡的發言邏輯給繞暈了。
現場的氣氛,也從漸變的緊張瞬間充滿了喜劇氛圍的戲劇性。
這個老美記者懵了,換到下一個英國記者“在觀影體驗中,我看到的是兩個世界的人們都很友好的模樣,全程幾乎沒有人物間的衝突,這樣的世界觀是不是過於理想化而不太現實呢?”
他的聲音在會場中格外清晰,語氣中帶著強烈的質疑“雖然電影藝術高於現實人文,但是不是也要符合底層人文色彩呢?唐,你是出於什麼考量來設計出這樣的世界觀?”
台下的喬恩、愛默裡奇等外國電影人眯起了眼,這個問題涉及到兩國深刻的文化思想差異,而這個問題也是讓他們對這部電影稍感不適的地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豪萊塢的爽片一貫有先抑後揚的人物衝突,人與人激烈的對抗和矛盾的爆發是吸引觀眾眼球的常用手段。
而這部電影有的隻是沒人物衝突的團結一致,這裡的文化差異就有點大,所以在觀影的時候也就覺得不對勁。
而在這個問題上,若唐記裡發言宣揚華國文化,那定然會讓海外媒體不悅或不屑,這個問題比上一個問題還要刁鑽。
隻見唐記裡謙虛地道“這樣的一個設計,我是受豪萊塢烏托邦文明設想得來的靈感,正如豪萊塢一直在宣揚世界和平、人人平等,讓我大受裨益,得益於借鑒的這份靈感,從而就有了這個人人團結的人物劇情設計。”
此話一出,不僅是記者懵了,喬恩和愛默裡奇這些外國人士也懵了。
不僅如此,現場的國人也是怔然一瞬,旋即抬起手來就是一頓鼓掌,隻因這番回答太妙了。
說這部電影沒人物衝突不現實?實質上是在隱晦地抨擊華夏的團結主義,因為這份由人物體現出來的團結和凝聚跟西方的個人英雄主義相悖。
但看唐記裡如何說的?我這是借鑒你們豪萊塢的文化,借鑒你們的烏托邦設想,你要抨擊這部電影這個團結元素那就是抨擊你們自己。
更讓人感到戲謔的是,西方長年以來把自己宣傳成烏托邦國度,但實際上西方的社會環境跟烏托邦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而現在他們華國拍了部具有烏托邦色彩的電影,你們西方感到不滿?那你們就事在詆毀自己營造出來的人設。
“絕了。”台下的周星池忍不住低聲讚歎,附近的徐尅、王金等人亦是滿臉趣味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