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藝妃微微彎著腰,右手翻閱放在腿上的文本,左手手肘抵著腿,手掌托著腮,蹙起眉頭看了看楚軒。
沒什麼感情戲,還要演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
“楚老板,我可以違約不演嗎?”她咬了下唇。
在場人聞言一笑,也都知道劉藝妃是在開玩笑。
楚軒接過孔生助理倒來的茶,說了聲“謝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
劉義最終將劇本結構的層次分布成這樣,他當時看了下,也是沒想到的。
沒幾段感情戲,卻要讓觀眾感受到愛情帶來的共情感,從而轉化到家國大愛上……
這種呈現方式跟《仙劍1》類似,也沒太多感情戲,最終讓觀眾無比強烈的感受到了李逍遙和趙靈兒的愛情。
可問題是,《仙劍1》沒太多感情戲,但李逍遙和趙靈兒好歹是同時在正片時間線上的。
《赤焰傳奇》不是,林殊都死了,怎麼可能在正片時間線上和霓凰郡主有交集。
換句話說,一個活人,一個死人,從頭到尾見不到麵,也不會同框出鏡,卻要讓觀眾見證一段可歌可泣、轟轟烈烈的愛情,並產生情緒上的共鳴。
他倒沒什麼,他的戲份中也無需演繹出感情上的情緒。
這些情緒通通需要劉藝妃來呈現,這無疑給劉藝妃的表演增加了幾個檔次的難度。
這樣的劇本設計方式很少見,市麵上貌似也沒出現這樣的劇本,最多也就類似。
他和劉義聊過,也知道了劉義的想法。
搞影視的圈內人都知道,現在全球的影視劇呈現出來的畫麵99的都叫“蒙太奇”。
蒙太奇是早古時期外國人提出的一個理論,指的是將拍攝到的東西進行剪輯、組合、拚接最終成片。
也因為這個理論,才出現了現在的各種剪輯風格的影視劇。
隨著全球影視行業的發展,影視劇剪輯的風格也很多樣化。
其中,有一種風格叫做“電影工業感”,或者叫“電影工業類型風格”。
這種風格具體如何定義的,五花八門,各有各的理解,但又有一個大致的標準。
比如《生化危機》,從片頭至片尾都有一個元素,驚悚。
而且,《生化危機》從頭到尾隻有這一個主題元素。
它沒有喜劇元素,也沒有愛情元素,也沒有親情什麼的元素,更沒有彆的足以衝散“驚悚”元素的元素。
簡而言之,《生化危機》隻有“驚悚”,沒有彆的雜七雜八的東西,再加上主題元素和畫風及配樂匹配度高,和演員的表演風格及形象匹配度高,這就能被稱為“電影工業類型風格”。
之所以這麼稱呼,是因為各方麵匹配度都那麼高,且保持高度統一的調性,也沒摻雜任何彆的東西,這就跟流水線作業一樣,各方麵一致性很高且完整。
而流水線作業,就是電影工業化的基礎和體現。
劉義在設計《赤焰傳奇》劇本的時候,就借鑒了“電影工業類型風格”這個理論,隻是把電影上的東西轉變為電視劇。
在劉義的設計下,當前的《赤焰傳奇》劇本高度統一調性,把明明是架空曆史的小說,硬生生改編成仿佛是華國一段曆史的文學劇本,其中禮儀、人物言行舉止、王朝權利架構和法律都自創並填補得相對完整。
在這樣的一個調性下,又給予故事唯一一個風格——懸疑。
原本應該是55集的《琅琊榜》,被劉義刪減至45集的《赤焰傳奇》,任何喜劇、輕喜劇、輕鬆、搞笑、日常等等元素全弄沒了,隻保留“懸疑”一個元素。
這個元素產生的故事主線就是,霓凰郡主以赤焰軍在梅嶺全軍覆沒為疑點,從頭到尾都在為林殊破案,想為林殊沉冤昭雪。
這是故事主線,且整部劇隻講這個,除此之外的東西通通不講。
這就跟《神探狄仁傑》差不多,從頭到尾都是破案,其餘元素基本沒有。
可小說中又有林殊和霓凰的感情線,這也是這部劇不可或缺的東西。
但在劉義看來,加入過多感情戲來突顯感情線,就會破壞“懸疑”的統一風格和畫風。
可不加入感情戲,大結局的情感爆發就不夠,也體現不了家國大愛。
劉義因此想到個辦法——戲劇反襯。
戲劇反襯有兩種,一種是正常的反襯。
比如林政英老師的僵屍片,明明是“驚悚”為主題元素的鬼片,卻又有大量喜劇元素。
驚悚和喜劇是對立的,且喜劇元素占比很高,這樣的劇本設計就叫戲劇反襯,能讓作品呈現不一樣的效果,這也是正常的反襯手法。
另一種戲劇反襯手法,叫做“反電影工業類型設計”,也叫“電影工業類型反襯元素構造”。
這是一種理論,講究的是在統一風格和調性的影視劇中,加入微量反差元素。
就比如在《生化危機》中加入搞笑元素,在《泰坦尼克號》中加入恐怖元素……
加入的元素跟影視劇整體氛圍是相反的,且不能加多,隻能偶爾來那麼一下,才符合這種理論的大致標準。
這樣的理論下的劇本設計,會產生且隻能產生兩種後果。
要麼畫蛇添足,讓作品拉垮。
要麼畫龍點睛,讓作品升華。
對於劉義而言,期望的當然是後者。
在整體是懸疑的氛圍中,加入一點點愛情元素,然後又要因愛情而爆發出強烈情感,意圖讓全國觀眾引起共鳴而淚目,企圖讓《赤焰傳奇》成為這類劇的經典。
這是劉義的野心。
以往作品不提,前有《神雕》後有《希望》,現在又是編劇工業化主導者的他,對自己的要求和追求更高了。
如果《赤焰傳奇》成功,那劉義隻是小小加入幾筆愛情,就讓整部劇不因主題元素“懸疑”而爆發,而是一個反轉因少數幾筆“愛情”而爆發,且還不影響“懸疑”。
這樣的劇本構造能力,那足以堪稱是神來之筆,又有巧奪天工之妙。
屆時,劉義在業內定然是名譽加身,地位攀高。
劉義有劉義的追求,他也很願意支持。
不過,這就對劉藝妃造成很大壓力了。
想要達成劉義需要的效果,這跟劉藝妃的表演、孔生的拍攝、後期的剪輯息息相關。
首要因素就是,劉藝妃的表演。
“加油。”楚軒把茶杯放下,微微一笑:“也不難,相信自己。”
“你當然不難嘍,又不要你來演。”劉藝妃鼓了鼓眼。
她看了看孔生:“孔哥,那個主題曲呢?”
孔生指了指辦公桌上的電腦:“就在電腦桌麵上,《紅顏舊》,去聽聽。”
劉藝妃把大綱文本塞到楚軒手上,從沙發起身走向辦公桌。
她暫時把突然而來的壓力放下,把興趣放在主題曲上。
劇本這麼一搞,霓凰這個角色跟小說裡寫的就完全不一樣了,演繹起來的難度也大幅度增加。
但沒關係,有楚軒在,還能看她演垮?
身邊有一寶,心裡很有底,劉藝妃反倒輕鬆了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