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命運截然不同,可最後在此刻卻分屬波音空客的兄弟之間充滿了劍拔弩張的火藥味。
“有什麼需要隱瞞的呢?你們找到我們想要分攤研發成本的事情也不是什麼機密,藏著掖著是幾個意思?”李榮成麵對自己的兄弟,說起話來那是一個不留情麵:“你們不是覺得未來寬體機的巨型飛機還是四發的天下嗎,怎麼到你這兒就不自信了?”
徐蒼饒有興致地觀賞著兩位亞太區負責人之間的交鋒,他很難不覺得如此言語激烈的交鋒僅僅是因為所在航司的差彆。
李榮顯經曆了起初的慌亂,很快就是鎮定下來,反問道:“你不是應該在圖盧茲嗎,怎麼回來了?”
“本來就是利益相同,我去談個大概框架即可,難不成還要等協議敲定?”
李榮成此前去法國圖盧茲的空客總部就是相約降價來打擊滬上的國產大飛機研究項目。隻是,李榮成回返的速度明顯比李榮顯的預期要早一些。
徐蒼聽得明白這兩人話裡的意思,立時就冷下臉了:“說寬體機就說寬體機的事情,說起圖盧茲的協議是什麼意思?”
對於空客波音相約降價的行為,徐蒼感覺到非常不爽,很是不願意談起這事兒。
李榮顯是知道徐蒼極度討厭這事兒的,徐蒼如此厭惡他這個人,當初現場抓到他跟李榮成口頭約定降價的經曆有直接關係。
在李榮顯看來,徐蒼這個人擁有過於濃厚的國家意識了。都什麼時代,世界上從來不是以民族人種來區分的,而是以階級。
就像波音這種大資產階級,他們眼裡有本國人和外國人的差彆?或許在一些方麵的確是有區分的,可是在吸血方麵,哪管你是哪國人,通通一視同仁地吸血。
而徐蒼這個人此刻還是身處底層,頂天了說是中產,但他絕對有潛力完成徹底的階級躍遷,從而到達上層人的圈子。
既然有這個能力和潛力,竟然還能被可憐的家國情懷所束縛,當真是可笑無比。
不過,李榮顯還是覺得徐蒼是沒有見識過上層人生活,隻要經曆過那種靡靡之音,那什麼一腔熱血總歸是要冷下來的。
當然了,在這個時刻,李榮顯還是不願意觸怒徐蒼的,隻是略帶抱怨道:“徐先生,你既然都說了僅僅是出於好奇,那我也沒有義務回答相關問題吧。徐先生,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你能履行我們之間的合作義務。”
徐蒼撇撇嘴,原本都準備不問了。這種事情的確是人家的自由,自己一直追問是沒什麼意思。
不過,東邊不亮西邊亮,李榮成卻是插了嘴:“徐蒼,他不願意說,我就告訴你,反正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李榮顯臉色一下子漲紅起來:“李榮成!”
“有什麼不能說的,反正以後人家都會知道。不對,現在也有不少人知道了。”李榮成轉向徐蒼:“徐蒼,你覺得他們為什麼要研製巨型新飛機?”
一切問題的起始都是為什麼,這個問題自然也不例外。
“還能是什麼,錢嘛。”徐蒼的腦子很清楚:“目前為止,國際航空樞紐之間的航班數量已經快要觸及運行限製了。想要挖掘更多的營收潛力,那就隻能提高每個航班的極限載客量。”
非常容易理解的是一處機場的運行限製的天花板是客觀存在的。比如跑道放飛的頻次,就算是一架挨著一架地放飛接收,那一天隻有二十四小時,總歸是有一個最大量的。而且在實際運行中,根本不可能完全不考慮飛機之間的間隔。
而且,航線的承載量也是有極限的,不可能在同一時間裡,在同一航線上擠太多飛機。
不管是航線本身,還是機場終端都在給洲際航班量不斷加蓋天花板。所以,在可以預計的未來,提供單次航班載客量的巨型飛行才是真正民航市場的最大利潤產生點。
這邊是空客對於未來市場的認知!
從邏輯上來說,這個看法是沒有問題的。要知道空客之所以隻關注洲際的遠途航線是因為這些航線才是最賺錢。
在同樣的裡程下,比國內的航線的利潤率高出十數倍,兩者簡直不在一個量級上。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空中女王波音747長期把控著這部分最能賺錢的市場。
所謂看彆人賺錢比自己虧錢都要難受,空客才是更有動力進軍巨型飛機市場。
李榮成笑了一下:“利潤自然是很重要的驅動力,但是某些不太方便說明的心理因素也是必須得考慮的。”
此言一出,李榮顯更是臉色發燙。這段是直擊了空客某些孱弱的心理短板,讓得李榮顯很是沒有麵子。
波音747在過去三十年裡那無與倫比的巨大體型給全世界的乘客帶來了極深刻的震撼,幾乎是刻進dna裡的。
而立誌與波音爭霸的空客打心底裡覺得隻有摘除波音747這顆巨型飛機的明珠才能讓自己有足夠的底氣。
說起來,空客在這件事上“爭口氣”的想法實在是有些幼稚的。此前,空客都將自己放在追趕者的位置上,可現在覺得時機成熟了,必須以空客380來彰顯自己不遜於波音的地位了。正是因此,李榮顯才愈發覺得尷尬,偌大的空客公司,在空客380的項目初衷上的意誌卻顯得如同血氣衝腦的莽夫,總是顯得可笑得很。
“根據空客的預計,在未來二十到三十年內在巨型客機市場裡有超過四千億美元的利潤規模。即便是兩家分攤,一家兩千億美元的利潤也是極為可觀了。但是,這個項目的研發成本預估是在兩百五十億美元,這個成本大到一旦項目失敗,將會讓空客的資金鏈直接斷裂,所以他們需要一個可以分擔成本的同伴,也就是我們波音。”李榮成在說起這些軼事的時候,當真是感覺在講故事似的,講得那是一個繪聲繪色:“所以,在數年之前,easa就聯合faa成立了超大型客機的研發聯盟。不過,這種東西都是你知我知的表麵聯盟而已。就在去年,我們直接退出了這個聯盟......”
或許是李榮成說的話讓李榮顯感覺有些惱羞成怒了,說到這裡時,李榮顯冷笑道:“你們就抱著一款747吃到老吧,四千億美元的市場,你們不要,我們要,全是我們的。”
麵對李榮顯的嘲諷,李榮成反唇相譏:“彆一口把自己給撐死。”
雖然李榮成和李榮顯之間你來我往地交鋒看似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可徐蒼算是品出些東西了。
洲際遠途航線是最賺錢的,這點兒是沒有爭議的。但是,似乎空客和波音在實現洲際遠途航線的機型上存在著嚴重的分歧。
“你們覺得洲際遠途航線不應該超過六百座?”徐蒼問向李榮成。
波音747這飛機還是太老了,就算再怎麼進行升級,估計極限也就在六百座了。而從李榮成的話裡來判斷,波音現在隻是願意將巨型飛機定格在了747的體量上,沒有增加的意思了。
這就說明波音認為洲際遠途航線的單次極限載客量應該在六百座左右。
說到這個,李榮成或許心裡也覺得有疑惑,他沒有回答徐蒼,而是望向了李榮顯:“我真的很好奇,你們空客的分析師到底是怎麼做的。空客380三種型號,分彆對應八百,九百,還有一千座的機型,真的能一次裝滿這麼多嗎?”
在空客的設想裡,未來寬體機市場應該是六百,八百,一千三個載客量的檔次分層。如果與波音達成合作,雙方可以在不同載客量分層內完成差異化的合作,即波音主導六百至八百的區間,空客主導八百至一千的區間,這樣兩者沒有直接的競爭關係。
正是基於這個理念,空客380的三種型號便是基於八百,九百和一千座。不過,波音顯然沒有這個想法,六百便是他的極限了,或者準確來說是747的升級極限了。
李榮顯嘴還是硬的:“你們少在旁邊說風涼話,我們的市場調研下來就是可以的。後麵等我們賺錢了,你們彆眼紅,彆再升級那破747了。”
就在不久前,波音公司宣布終止了747的後續升級計劃,這就是波音公司對空客航空樞紐計劃的最直接的回應。
反正在波音公司這裡,巨型飛機市場,他是打算吃一輩子747了。
“你可彆白日做夢了,等兩百多億的研發成本打水漂了,你們就等著吃灰吧。”
兩位亞太區的負責人現在就菜市場的吵架大媽似的,針鋒相對,完全沒有一點兒氣度。或許這就是波音和空客在巨型飛機市場上麵分歧的真實寫照。
不過,相較於兩家公司在座位數上的理念差彆。徐蒼更加關心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空客380的四發設計。
“你們空客就沒想過雙發的寬體機計劃嗎,為什麼要用四發?”徐蒼好奇道。
“四發不就能賣四台發動機的錢了嗎?”李榮顯翻了個白眼。
徐蒼一怔,一時竟然無言以對,多麼樸實無華的理由啊。發動機近乎占了一架飛機一半的成本,隻要多賣一台發動機,那就能產生更大的利潤,這邏輯簡直無懈可擊。
然而,李榮成卻不以為意:“四台發動機是好賺錢,那你得賣得出去啊。說實在的,你們是想繞過etops標準吧?你們害怕雙發寬體機無法滿足etops標準,這就是差彆,技術實力上的差彆。”
etops標準僅僅適用於雙發飛機,對於四發飛機是沒有限製的。這也是四發飛機在此前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它可以完美避開etops標準的限製。
“你們確實有技術,777說是能符合etops標準,現在適航了嗎?”
李榮顯直擊波音的痛處,氣得李榮成那是一個七竅生煙。波音777就是波音公司對未來寬體機市場的認知體現。
如果是空客認為未來寬體機市場是超大型客機的天下,那波音則是認為介於超大型飛機和小型窄體機之間的雙發寬體機才是真正的潮流。
雖然波音對空客孤注一擲研製380的行為嗤之以鼻,日日盼望其賠得個血本無歸,然後自己坐收漁翁之利。可不管理念之爭如何激烈,在實際操作方麵,波音已經在777上栽了個大跟頭,到現在還沒有爬起來,著實是沒有立場取笑空客的。
如此誅心之語直接讓李榮成破了大防了,瞬間攻守易形,李榮成臉變得跟豬肝色似的,瞧得李榮顯冷笑連連。
甭管空客380以後路怎麼樣,至少現在波音777已經是半死不活了,那還是有些差彆的。
“差不多得了。”徐蒼經過這一大段對話也大概明白了波音和空客在寬體機方麵的理念了,也愈加肯定空客似乎真的是畢其功於一役了,這樣正是符合徐蒼的計劃。
要是空客立場不堅定,撞了南牆就拐彎了,那不就撞不成頭破血流的慘樣了?如此正好,如此正好!
經曆過後世市場的徐蒼知道,波音的雙發寬體機的前瞻才是最為符合市場形勢的。不過,經曆了空客380的巨大失敗,身處絕境中的空客公司硬是搞出了抗衡787的a350,從而一挽頹勢。
當然了,如果有可能。徐蒼似乎不會讓空客簡單地就從a380過渡到a350。
徐蒼看了一眼李榮成:“你去裡麵等一下,我跟他有話要單獨說。”
李榮成望了一眼徐蒼手中的文件,眼睛中閃爍了些許異樣的光芒,沒有多說什麼,往著院子深處走去。
等到李榮成走遠,徐蒼笑了一下:“看起來在空客380上,你們空客真的是信心滿滿啊,祝你們馬到成功吧。”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儘管李榮顯心底裡老是覺得徐蒼這話彆有所指,可最終還是輕聲道了謝。
“徐先生,可以跟我說事故原因了吧。”李榮顯當真是不願意再在這裡待下去了,看見李榮成那家夥,他就覺得生理不適。
徐蒼嗯了一聲:“你們回去查一查供油短管吧。”
“供油短管?”李榮顯怔了一下:“徐先生你的意思是發動機爆炸的原因是供油短管?”
徐蒼挑了挑眉:“準確來說是供油短管加工工藝的問題所導致的短管爆裂。”
“那徐先生你之前說的傳動軸崩斷?”
“燃油從供油短管中流至渦輪盤,導致起火,接著在高溫作用下,傳動軸崩斷不是很正常?”徐蒼擺擺手:“我勸你還是把同批次出廠的發動機全部檢查一遍,到時候再出問題可就不好處理了。”
“這......”李榮顯的反應很快,立馬意識到徐蒼話中之意:“徐先生,你是說著並非偶發性的工藝問題,而是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很多商品都存在一個次品率,即便是高精密的發動機也是一樣的,儘管這個比例非常非常小。可徐蒼言下之意是這種供油短管的問題並非黑天鵝事件,而是有一定普適性的,即還存在一定數量有著同樣問題的發動機。
徐蒼笑而不語,卻是看得李榮顯頭皮發麻。他怔了一會兒,一滴冷汗自額頭順著側臉流淌下來,難以言喻的寒意衝上了天靈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