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想要再來一次在奇台機場展現的無半徑回旋的操作?”在聽過徐蒼介紹完情況後,畢臨很快就意識到了徐蒼的想法。
實際上,作為奇台機場上那驚世駭俗的操作的見證者,畢臨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徐蒼的想法。
“是......但不完全是。”徐蒼沉吟了片刻,稍稍組織了下語言:“奇台機場附近山穀的那個風口吹出的氣流是相對穩定的,易於將飛機控製在一個相對臨界的狀態。但是,此次阿爾卑斯山的氣流不僅僅比奇台機場的那個山口強風更烈,還相當不穩定,不可能維持一個過失速迎角的狀態。”
“那你是什麼意思?”畢臨稍稍有些疑惑:“或者是說,你想要在超大逆風下,形成大表速,低地速的情況來完成進近?”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徐蒼頓了一下:“畢老,你覺得是否可行?”
畢臨那邊明顯沉默了稍許,看起來也是在認真思考這個方案的可行性:“你可以保證氣流會完全平行於跑道方向?按照你的意思,想要達到超低地速的條件,頂風要接近一百節。隻要風向稍微與跑道方向有夾角,那所產生的側風分量將會無與倫比的大。飛機可以承受更大的頂風,但是難以承受較大的側風。”
徐蒼看似已經是深思熟慮了:“當地氣旋的核心是一個楔形龍卷風,長度超出了一公裡,其ef級彆能達到四級。如果按照雲圖顯示,在不久後龍卷中心將會有短暫的時刻經由莊園機場上空,這會導致莊園上空氣流完全平行於跑道方向。經過地形摩擦和阻擋後,風速大約會減小到兩百公裡每小時,我覺得這是一個相對合適的數值。”
跟常用的蒲福風級不一樣,龍卷風通常使用增強藤田級數,級彆隻有05。從目前為止,從未發現過ef6級的龍卷風。
根據常規經驗來說,龍卷風的ef級數跟龍卷風的形態有關。比如煙囪型龍卷風和繩型龍卷風的ef等級就稍微低一些,一般不會超過4級。
但是,楔形龍卷風的ef級彆就通常要高一些,基本可以達到ef45級。
當然了,還有一種雙胞胎龍卷風,這類龍卷風級彆,強度,影響範圍都不一定。
根據衛星雲圖,此次阿爾卑斯山氣旋核心的龍卷風的寬度還沒有達到最大值,其ef強度應該在四級至五級之間,預測風速在三百公裡每小時。
但是,山區多有溝壑,氣流經過山巒阻擋會減小許多,最終在本場的風速氣流應該隻會定格在兩百公裡每小時,這樣的風速是比較契合徐蒼的要求的。
如果龍卷風強度太大,達到了ef5級以上,那風速通常要超過三百五十公裡每小時。這樣的風速即使經過地形阻礙,對於進近的飛機來說也是太大了。這某些極端情況下,飛機在著陸構型下,在這麼強烈的頂風下都無法形成正值的地速,這顯然是不可行的。
可要是風速太小,那也無法達到大幅削減飛機地速的效果。
本場最終兩百公裡每小時的風速恰是正正好,增一分嫌多,減一分減少,或許這是上天唯一稍微偏顧徐蒼的地方吧。
“ef4級是稍微大了些,但是山區地形崎嶇,地形阻隔之下,本場的風速應該是比較合適的。”畢臨還是比較認同的計算的。
徐蒼這個人在彆的領域不說,但是在飛行,那幾乎是算無遺策。他會將一切的因素考慮進去,畢臨所要做的就是查漏補缺。
可是顯然的事實是,徐蒼的方案似乎沒有需要改變的地方。
“想要以大逆風將地速削減到極低,你的預想地速該是多少?”
徐蒼幾乎是不假思索:“五十節以內,這會是一個比較保險的數值。我會根據實際的風速來選擇著陸構型。本場的氣流太亂,如果將襟翼全部放出,可能維持不住飛機。而且,我不能保證地形會將風速削減到兩百公裡每小時,如果有必要,我會限製性地使用襟翼。”
“是的,襟翼釋放太多會減小飛機的抗陣風能力,部分使用襟翼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臨思考了一下:“另外,以我的建議是不要過早地為了增加飛機的穩定性而提早放起落架。”
“嗯?為什麼?”徐蒼一怔,在他的計劃中當真是有過提早一些放起落架的想法。
由於起落架放下之後會猶如垂直尾翼一般起到穩定飛機偏航性的作用,所以真的遇到氣流太多的情況的話,徐蒼是打算提前一些放下起落架的。
但是,沒想到畢臨直接否定了徐蒼的想法。
“徐蒼,你飛得還是不夠多。或許說,你沒有遇到過這種極端冰雪天氣,所以你的認識是不足的。”畢臨停了一下:“我以前在東北飛過,那時候零下三十四度的大雪天氣,當然是比不上現在阿爾卑斯山的情況。但是,那天我因為高度太高,下不去,於是就提早放了起落架來增加下降率。”
徐蒼皺起眉頭來,提前釋放起落架來增加下降率算是一個非常正常的操作,可聽畢臨的意思,後麵怕是出大事了。
“我就提前了三四分鐘的樣子,可就是這三四分鐘差點兒讓我把命給交代了。”即便是過了這麼多年,畢臨每每想起往事還是覺得心有餘悸:“前麵沒什麼異常,但是飛機一接地,滑跑方向立刻就失控了,當時無論我怎麼控製,飛機還是衝出了跑道。那時候,由於撞擊,發動機直接起火了。幸好我跑得快,剛跑出去十幾二十米,飛機就爆炸了。”
畢臨稍微穩定了一下情緒:“後來經過調查,是雪水積聚在起落架上結冰,將起落架的轉軸直接凍結實了。我的右起落架輪子在接地後就沒有轉過,一直處於抱死狀態。後來,我看了右起落架的輪子,跟地麵接觸的輪胎已經全部磨沒了,輪轂都露出來了。徐蒼,這是我這輩子唯一一次飛行事故。”
“徐蒼,你要記住。積冰永遠是飛行的大忌,不能不防。”到最後,畢臨還特意囑咐了一下徐蒼。
徐蒼聽在耳中,沉默良久。他的確沒有遇到過太多雨雪天氣,更沒有見過這般誇張的積冰情況。雪水結冰後竟然能將起落架輪子直接給凍結實了,這種事情徐蒼真的是一半兒都沒有想過。
這就是經驗,最為寶貴的經驗。
“畢老,我知道了。”徐蒼發自肺腑地說道:“謝謝。”
現在阿爾卑斯山的情況肯定是要比畢臨當年在東北的情況更為惡劣的。當年畢臨就稍微提前放了起落架,差點兒就原地光榮了,徐蒼這邊要是還按照計劃來做,那怕是要死無葬身之地了。
要知道,徐蒼可是打算在進入氣旋區後就視情況放下起落架的。這不是提前三四分鐘了,估計是要提前接近十分鐘了,依照阿爾卑斯山的情況,怕是全部的起落架輪都要凍死了。
莊園機場本來就積雪厚度嚴重超標,這要是接地打滑,那不就是徹底的死路一條?
光是這個建議,徐蒼就覺得這通打給畢老的電話是萬分值得的。
不對,這不能該說是值得的了,該說是救命的。
“還有,我建議隻放一半檔位的襟翼。”畢臨道:“襟翼的存在本來就可以起到穩定飛機的作用。但是,全部襟翼都釋放出來大可不必,這不在於抗陣風的情況,或者說不完全是。如果依照你說的,可以在某個時間點在機場形成一個平行於跑道的正頂風,那麼飛機構型如何,進近速度如何都不太重要了,頂風足夠將地速限製在一個令你滿意的程度。”
“那麼襟翼該用多少就不該著眼於進近速度的檔位選擇,而是用來應對亂流和一些突發情況。你我都知道,跟起落架一樣,襟翼的存在也會在一定程度增加飛機的穩定性,這在亂流環境下意圖增加飛機穩定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管飛機多穩定,一旦氣流突變,在那種環境下,飛機還是要出現巨量的狀態變化。這個時候,飛機的穩定性反倒不是一個有利的因素了,因為這會抑製飛行員在短時間內的應激反應操作。”
“因此,一半襟翼的釋放,我覺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非為了修正地速而定位襟翼檔位的選擇。”畢臨輕輕咳了一聲:“徐蒼,你的技術已經完美無瑕,任何技術性上的問題對你來說都不是問題。你欠缺的僅僅是一些靠時間積累的經驗而言。對普通人來說,在這種大風亂流的天氣下,飛機越穩定越好。但是,對你來說,相較於飛機的穩定性,你更該相信自己的技術水平。你該是以洞徹先機的能力來修正亂流對飛機的影響。我們修正飛機從來都是間於分毫,若是飛機太過穩定,反倒是一件壞事了。”
其實,這已經有點兒戰鬥機的思維了。
飛機的穩定性和機動性永遠是一對正反麵。畢臨的意思很簡單,普通人沒有那麼強的操縱能力,那自然是傾向於穩定性,以求更少地修正飛機。
可徐蒼這種技術已經臻至完美的人,那就不能過分壓製飛機的機動性,因為這意味著在揚短而避長,自然是不可取的。
“不過,徐蒼。你從未在如此惡劣且猛烈的氣象條件下飛行,在其中,稍有不慎,那就是隻有臨死一途。說實話,我並不建議你去。”畢臨極為真誠:“不管是民航亦或者全部的飛行史上,極罕見能在這般環境中存活下來。你要明白,你麵對的問題並非一個著陸距離,你甚至可能連氣旋中心都無法靠近。”
徐蒼隻是笑道:“畢老,有些事情你還不知道。有一句話你說對了,任何技術性問題對現在的我來說都不是問題。”
“是嗎?”畢臨沒有再說什麼,隻是突地話鋒一轉:“徐蒼,關於此前司老頭的事情,我希望你不要怨他。”
提到這件事,徐蒼臉色並沒有太大的波動:“那是老爺子的意願,我自然不會怪他。”
“徐蒼,鹹池分公司的龔躍本性不壞。他就是西北人,一心想要獨立就是為了能給西北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畢臨說道:“此前,木華總部多是在製約鹹池分公司。一方麵向其抽取大量的利潤,一方麵又不讓其自由發展,這才造成了龔躍心中芥蒂愈深。”
徐蒼一挑眉,他倒是頭一次聽到從內心剖析龔躍這個人。如果畢臨說得沒錯,那關於處理鹹池分公司上,這個建議將會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我知道了,我已經有一些方向了。”徐蒼道:“多謝畢老提醒。”
“都是應該的。”畢臨那邊頓了一下:“如果你已經下定決心了,那我自然不會阻止你的,祝你好運吧。”
徐蒼嗯了一聲:“畢老,那我掛了。”
隨著電話掛斷,漆黑的房間中又是陷入了黑暗之中。徐蒼就那麼靜靜地坐著,不說話,也不移動,好像與黑暗融為一體。
而在萬裡之外的漢京試飛院院長辦公室,此刻,外麵陽光溫和,完全沒有慕尼黑那種蕭瑟的感覺。
但是,相較於外麵的氛圍,辦公室內的氣氛卻是極度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