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郟遊。駐足於翠雲之巔,枕大川,朝少室,小友有何感慨?”
此時青牛觀前遊人如織,方才雒城高空的一場大戰對這些凡人而言毫無印象,隻當是天象有異,春雷萌發罷了。
王景摘去麵具,立在人群之中,毫不顯眼。
此時卻有淡笑聲從一旁傳來,向他問詢。
王景扭頭,一名麵相清臒的老者正立在不遠處,鶴發童顏,眉眼湛然若神。
但在他陰神感應中,那裡卻是空無一物,隻有鬆柏森森,雲水自然。
“九室派的真人?”
王景麵露疑惑,若非他曾與閻羅天子有過一麵之緣,知曉元神真人的特征,不然絕不可能察覺到對方身上的異常。
“小友眼界無差,正是老道。”
九室派的元神真人撫須而笑。
“傳聞九室派的元神真人壽元無多,即將坐化,不曾想卻是浮浪無根之言,不真不實。”
“並非如此,”真人搖頭,“老道第二次天劫即將來到,自知並無渡劫可能,不久於人世,於是外出走走,再看一眼這大好河山。”
他看著王景,笑吟吟道:“然則臨去之前能得見小友,知我元芒道門複興有望,便足慰此生了。”
王景默然,他曾推測過,此世的仙道元神隻是叩開了生死玄關,但元神陰滓尚未洗儘,不曾返乾純陽,須得借助天雷造化之力方才得過,成就陽神功果。
此時老真人所言,無疑是對他猜測的肯定。
“小友不必介懷,”老真人笑了笑,“老道修行數千載,親眼看著元芒界仙道沒落、武道崛起,又不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隻能坐守一方,險些無顏麵對曆代祖師。
“若非見了小友,差點就死不瞑目了。”
他已經度過一次天劫,元神化作純陽,本質高於王景的陰神,早已看穿對方並非元芒界土著,是天外道門之人投胎就舍而來。
“昔年小友未曾覺醒時,我曾動念,欲將小友引入宗門,護持九室派傳承。後來又放棄了這點執念,以為隻要道門傳承不絕即可,一宗道統斷絕,如何比得過一界道門安危?”
老真人談笑之間道出一樁隱秘。
“原來如此,”王景恍然,“我幼年所遇異人,贈我觀想法與玉佩,想來便是你了。”
“那觀想法是九室派入門弟子築基所用,贈予小友也是為了將小友引入仙道,並不高明。”老真人承認道。
如果王景不能及時勘破胎中之迷,覺悟前塵,那麼有五色道宮觀想圖在,隻要他勤加習練,便會壯大靈魂,從而使他突破出竅而非入微,得到天賦小神通,步入仙道修行。
老真人為了元芒界道門傳承,也算煞費苦心。
“未知前輩今日來此,有何指教?”
見到老真人如此鞠躬儘瘁,王景歎息一聲,有些不忍,於是出言詢問。
“原先是為了護持門中弟子,免得被王朝所害。後來認出小友,故而特來相見。”九室派真人含笑道。
“我觀小友修行,乃是大日一脈,似乎脫胎於《青陽融雪功》這門武道絕學?”
“不錯。”王景並非否認,但也沒有交待自己的詳細情況。
老真人聞言頷首,也沒有探究內中詳情的打算,隻是道:
“小友如此行事必有自身考慮,老道不便置喙,隻是有一點須得提醒小友。按常理而言,青陽功修至練竅後,便進無可進,非得外物幫助,才能凝練武相,成就聖者。
“小友化武為仙,亦有可能碰到這個關隘,萬望注意。”
王景聞言皺眉:“初代清陽侯王曦,便是依靠外物方才功成?”
“不錯,”老真人頷首,“其實嚴格而言亦非外物。練竅修至圓滿後,三魂七魄儘數融入肉體,激發竅穴,天人交感,神意於虛空中凝練出武相。這一步,本就需要一些天材地寶的輔助。
“隻不過《青陽融雪功》所需的天材地寶,有些太過特殊了。”
“是什麼?”王景好奇道。
“大妖級數的金翅大鵬隕落後,遺留的一枚純青如意珠。
“以如意珠為寄托,點燃青陽靈火,身化大日,這才是青陽功突破武聖的秘傳法門。”
老真人言辭鑿鑿。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