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東方隈,似從海底來。
一夜過去,兩方人馬相安無事,各據一方礁石,在其上打坐練氣。
昨日晚間日出穀顯化,王景等人很快確定了那隻是鏡像倒影,庸東王一方雖然不長於仙道術法,但亦有類似結論得出。
機緣在前,大家都心切不已,哪有什麼心思互相爭鬥?
島礁一角,王景麵東而坐,觀想日精丹景,吞吐朝陽紫氣,將其與自身真元法力相合。
身邊龍虎丹氣圍繞,青龍騰躍,白虎潛身,顯化陰陽之相。
道人意如泰山,把斷四門,忽然心中一道靈光乍現,丹田氣海當中有赤黃之氣萌發,蠢蠢欲動,如春芽吐露,生機勃勃。
“還差一點。”
王景按捺心神,任由靈光流逝,沒有選擇在此時黃芽結丹。
昨日黃昏日出穀鏡像顯化,內中有誦經聲傳出,分明是那位天陽仙君的大道痕跡,被銘刻在日出穀中,歲月流淌而不失。
他向淩燕子等人確認過,在天門界記載中,天陽仙君確實是一位行走純陽之道的天仙。
若能一觀其人大道,汲取先人智慧,對王景自然有莫大好處。
屆時道基進一步純化,再結丹也不遲。
王景退出定境,悠悠醒轉,抬頭看向天際,此時正是日出,天際顏色須臾萬變,先是銀灰,後又成魚肚白,倏然間又轉成燦然的黃金,色成五彩,一輪紅日從中噴薄而出,帶來無限的光明與生機。
虛空中再度響起清鳴之音,一座大島自虛空中顯化,其中高山當心,有似於天柱,上生仙草靈藥,甘液玉英;又多大樹,林木蔥鬱,高數十丈。
中有謠歌之章傳頌,言無韻麗,曲無華宛,玄奧難詳。
“夫混沌虛梵,溟津無光,玄精未兆......”
一道金梯緩緩垂落,如流火塑形而成,懸在距離海麵三尺之地,紋絲不動。
“秘地出世,入穀!”
葉緣一聲道喝,駕起飛榻帶上一眾弟子,衝入仙島之中。
淩燕子不甘落後,一步跨出,四方地氣水脈流轉,眨眼間便出現在金橋之上,幾個閃爍,同樣登上仙島。
無名道人和王景相視一笑,後者招來高空雲氣,化作飛輦,前者欣然落座,二人一同入島。
庸東王點選兵馬,挑出四五位修士伴隨,其餘人駛動戰船,沿著這一方海域布下陣法,紅門巨炮裝填彈藥,朝向仙島,虎視眈眈。
“出發!”
庸東王大喝,武道罡氣護身,從另一方闖入仙島之中。
......
仙島靜謐祥和,一路行來靈花遍地,芝草叢生,似乎並無危險。
“此處隻是仙君降臨所在,不曾刻意留下傳承,故而也沒有什麼試煉挑戰,隻有一些天生靈物潛伏。”
淩燕子祭起手中玉壺,水汽噴薄,放出在外收取的部分水煞,化作浪濤衝刷而過,將一條火蟒淹沒其中。
水火相克,那火蟒受水煞衝刷,嘶鳴一聲,體表火光萎靡,被淩燕子收起。
“也有玉液期的修為,正合護山用。”
葉緣見狀舒了口氣,伸手一招,一株石斛從火蟒盤踞之處飛出,被他收入囊中。
“又一種靈藥,隻差十一株便可引動草木源氣,助我黃芽凝丹了。”
他身形忙碌,同幾個弟子門人一起,穿梭林木之間,不斷采摘各種靈藥。
途中若是遇到靈獸守護,便由淩燕子等人出手,或驅趕,或收服。
就連王景也偶有出手,摘獲幾株內蘊純陽之氣的靈藥,如參王、紫芝等等。
眾人一路前行,不曾見到庸東王等人,最終慢慢靠近了島嶼中心的天柱高山,山腳處有一道裂縫,貫穿山體,在山腹中開辟出一方穀地。
“道非常見,可以真見。妙然神化,光於四達......”
到了此處,虛空中回蕩的誦經聲愈發明晰,是一門極為高深的道法,涉及到了元神之後的修行,讓王景大有收獲。
丹田氣海中黃芽之兆愈發明顯,隨時都可踏出那一步,結成虛丹。
“走,入穀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