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郡,王景與淩燕子昂首望天,關注蒼穹異象。
老道欣喜若狂:“天可憐見,貧道有生之年竟然能逢此盛舉,真不枉修行一生。”
因著虛空當中宙光流速有異,上次兩界通道開啟時,淩燕子尚未入道,不過總角之年。
如今九州修士下降,其中或許就有上宗來人,可將蒼燕派帶回九州,舉宗飛升。
自身大道有望,弟子修行可期,難怪他如此激動。
“按典籍所載,上界修士進入天門界,會在空中停留三日,以此適應兩界差異。”
淩燕子為王景解釋道。
“三日後,老道便要回返山門,灑掃淨洗,準備迎接上宗來人了。”
“時間倒也充裕。”
王景掐指一算,三日功夫,足夠將這一城百姓悉數安頓好了。
而當初從大陳道司帶出的三十餘名孩童,除去金朔外,如今隻餘一人不曾送回家中,卻是年歲最小的一位,尚不曾滿四歲。
按他推算,這孩子的父母已經不在人世,此外亦無血親。
如今被寄養在金朔家裡,由其大嫂照看。
“兩界通道燦若驕陽,天有二日,如此異象,落在有心人眼中,不知能發揮出多少東西。”淩燕子注目蒼穹一會,忽地笑道。
“想來當今陳主,又該為此頭疼了。”
在過去,類似異象,都會成為修行界反對大陳的借口,如同狐語魚書、童謠讖語一般,能藉此生事,挑動天下皆反。
如今因王景之故,大陳王朝威嚴掃落,再加上九州上界來人,此輩立場天然與大陳王朝敵對,之後行事大略不問便知。
“屋漏偏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淩燕子幸災樂禍道,“或許大陳王朝,便要到此為止了吧?”
“得民心者得天下,此界畢竟修行層次不高,倘若大陳德行不失,哪怕中途斷絕國祚,日後亦然有東山再起之日。
“你我皆方外之人,對此事不必太過上心。”
王景無心關注大陳未來如何,儘管他便是大陳滑落穀底的一大推手。
九州來人,天門界未來又是風起雲湧,而他秋風未動蟬先覺,冥冥中有感,這群上界修行人中有人會對自己造成妨礙。
若論及根源,自然便是暘穀中仙君道痕的緣故了。
“我本尊傷勢未愈,地上神國的計劃也未儘全功。或許此身該返回阿瓦國,進一步擴展信仰,提升自身神力了。
“而本尊則轉移至暘穀,參悟天陽道痕,借仙君大道療傷。”
王景遲疑片刻,最終還是定下如此行事。
暘穀乃是天門界秘地,因天陽仙君落足而成,若非時節正確,甚至都不會自主顯化,而是隱遁虛空之中,逐日而行。
王景如今以自身氣機將其侵染大半,隱約間有了一些控製權,可以改變暘穀每次顯化的地點,從東海之上轉移至莫蘭大沙漠,與金烏身互為奧援。
隻是躲在暘穀中還有一處不便,九州來人中不少也是純陽一脈,對暘穀蹤跡自有感應,將來肯定會找上門來,不過是敵是友還不好說。
“若是要將暘穀收歸己有,或許真要做過一場,定下正統名分也未可知。”
道人心中有感,不由抬頭望天。
卻見中天烈陽突地一頓,漲縮不定,旋即猛然炸開,一道道人影化作流星四散而去,星落如雨,遍及九野。
廣開兮天門,群仙乘兮玄雲。
距離兩界通道開啟,尚不過盞茶功夫。
“這......”
淩燕子啞然,說好的會於空中停留三日呢?莫非宗門記載都是騙人的?
“看來九州界亦有變化。”
王景皺眉,心中有不好預感生出,莫非這變故也是因自己而來?
“景重道友,想來我等得加快速度了。”
淩燕子搖頭苦笑,和王景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