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開道創法之人,他人若是在心界法上有所繼承發揚,王景自然也能收獲一份資糧,化作自身底蘊。埩span
如此下去,若是心界法順利推行開來,不必王景多加操心,這門道法便會給他帶來極大的驚喜。
印海和尚自然不清楚王景心中考量,這位出身白馬寺的高僧聽聞王景對心界法第一步開心田的介紹,不覺頷首示意:
“開墾心田,滅除雜念,使心如泰山,不起邪見,無異於由闡提而至菩提,正合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論。”
闡提者,指斷絕善根之人,此輩原被認定不可修成正果,但後來有竺道生等人對此加以反對,再加上《大涅槃經》傳至漢地,內中的闡提成佛說更是佐證了竺道生等人的觀點,闡提不可成佛之論便逐漸沒落。
印海和尚所言,是將闡提與三乘放在一起,將開心田之境理解為接續自身善根,挖掘佛性之意。
對於他以佛法詮釋心界法的言論,其他真人不予置評,嶽真人倒是思索一番,開口問道:
“這開心田之境,除卻自身修行外,念力香火似乎也可起到作用。”埩span
“真人法眼無礙。”王景頷首肯定,這本就是他故意為之,“心如田圃,野火縱橫不熄,自然要有雨水滋潤才可。
“雨水何來?除卻自身修得的內藥,外藥亦可為之。”
心性本淨,諸過為垢,若以內藥還同外藥,化作慧水滌之,自能純淨身心,為下一階段的修行奠定基礎。
“原來如此。”一位身著紅衣,周遭火氣繚繞的真人頷首,“那這一步,老道倒是有些想法。
“諸位請看。”
得他示意,王景放開了對懸圃的些許控製,紅衣真人伸手一點,嫋嫋煙氣勾勒,在空中凝聚成一個小人,先是奔走跳躍,栩栩如生,而後盤坐一地不動,顯是修行了起來。
諸位真人看得分明,這位真人乃是以煙氣小人為寄托,闡述他對王景心界法的理解。埩span
隻見那煙氣小人先是沉寂片刻,而後靈台處亮起一道明光,說明已是修行有成,順利入道。
紅衣真人見狀又是揮出一道煙氣,於空中凝聚出兩口小壇,懸浮在煙氣小人身側。
“老道與灶君交感,沉浸日久,關於香火念力運用之法也有不少心得。”真人笑道,“我以為,除去香火以外,人望這種事物,或許也可用於心界法當中。”
左側那方小壇中飛出道道渾濁煙氣,似有無數竊竊私語之聲從中傳來,灌入小人身中。
得此之助,小人眉心明光又是澄澈了幾分,但旋即黯淡下來,變得渾濁,不複先前模樣。
紅衣真人略略皺眉,右側小壇浮起,對準煙氣小人一吸,一道濃鬱黑氣從中飛回。
一番折騰下來,煙氣小人眉心的明光隻是微不可察地壯大了些許,若非在場諸人皆非尋常之輩,恐怕還注意不到這點分彆。埩span
“人望一說,實則還是念力之屬,隻是品質不如香火,是以我等以往對此利用不多。”有真人開口評價道,“不過此物不拘善惡,凡是人心所歸即可凝就,若要以此作為外藥,供那些新近入道的弟子修行,容易擾動本心,使他們淪喪外念當中,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各位真人為何如此重視王景的心界法?不就是因為這門道法初步擺脫了香火念力限製,讓大家看到了廣傳道法,光大門庭的希望嗎?
若是按紅衣真人建議,吞吐人望作為外藥修行,是可稱為開源之法,使修行各家法脈得以複興,但是這樣提升上來的弟子自然也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
若是有其他選擇,相信大部分真人也是不願意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