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工智能!
北極星不喜歡無意義的繁文縟節,他更喜歡未知的事物本身。
而生存在惡劣環境中的灰月族也沒有太豐富的文化儲備。
於是,在簡單交流確認後,一個運輸個體就上前將探測器吞入體內,帶著探測器向聚落中心而去。
運輸個體大小不定,但控製的膠體表麵都超過一米直徑。和其它個體相比,他們的晶核變得很小,但獲得了改變周圍膠體表麵張力的能力。
他們能通過改變自身膠體層表麵的性質,將物體吞入膠體中,或帶著它們在膠質層上滾動或蠕動。
在一群膠體包裹的晶核圍觀下,圓滾滾的運輸個體跟著“大腦”一起,在透明的膠體上滾動著。他的膠質內部還套著一個較小的銀色球體,那才是北極星的探測器。
於此同時,北極星也在調動探測器的傳感裝置,隔著透明的膠體,觀察外麵的生物。
在紅外光譜中,所有的晶核都散發出微微的熱量,灰月族個體的本體應該就是這些矽質的晶簇結構。
而所有的物品上,都附著有一層厚薄不一的膠質,似乎是他們的某種分泌產物。
所有個體都被裹挾在膠質中,目前它們已知的功能有讓個體得以緩慢移動和保存熱量。
灰月族作為矽基生命體,和碳基類生物很不一樣,他們既不需要呼吸,也不需要進食,似乎隻要有熱能就可以存活。
但代價是活動能力顯著弱於碳基類,而灰月族演化出的對策是將個體功能高度分化,簡單的活動能力隻完成特定的工作。
北極星在記錄中繼續寫道:
“……而最為特彆的是,灰月族似乎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工具’,從建築到地基,全部都是由灰月族的個體構成。”
運輸個體將探測器帶到了一根巨大的傾斜結晶柱體下方,隨後,原本滾動的球體突然融入了地麵的膠質層,開始沿著結晶柱向上蠕動。
傾斜著向上蠕動近百米後,探測器到達了接近頂部的位置,這時候,北極星才發現,還有幾根同樣傾斜的晶體巨柱互相支撐在一起,他們的支撐點附近有大量分叉結構長出,形成了探測器現在所在的平台。
這裡的膠質層很薄,運輸個體將探測器放了下來。
“尊敬的,主腦在,等著,你的”,運輸個體對探測器發送文字,他們似乎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是很好,現在依然沒有完全學會北極星的語言。
探測器四處觀望,在這裡,可以看到灰月族聚居地的全貌,熱能波譜中,所有的建築都是簇狀構成的,有大有小,全部都散發著溫度的光芒。
而另一側下方則有一塊岩漿湖泊,橙黃色的粘稠浪花在真空中微微翻滾,散發明亮的光芒是這裡唯一的可見光。
而整個灰月族的核心,“主腦”就在探測器的前方,平台中央。
微光閃爍的立方體一個角向下,立著凝固在膠質層中,這個立方體要比之前的翡晶文明探測器要大一號。
北極星不知道他是否正對著自己,畢竟主腦和探測器都是中心對稱結構,實際上是沒有結構上的正麵的。
——事實上除了武裝個體,其他所有灰月族都對上下左右概念模糊,“北極星”的“北”他們現在都沒能理解。
主腦確實也沒有轉動自己的身軀,直接開口與北極星交流。
“我們灰月族,和,其他的部族,將要,遇到災難,希望你,將我們帶走。”
“你是說,想要離開。那麼可以說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災難呢,你們應該已經在這裡生存了很長時間,為什麼突然又要離開。”
“噬星的末日,記錄個體說,大地會活過來,地表的一切都,會毀滅。最近,大地活動更為劇烈,末日,已經不遠了。”
主腦的話讓北極星有些迷茫,他一向不相信什麼傳說,畢竟人類的“傳說”向來虛假。
“帶我們離開,我們可以,給予你,任何幫助。”
主腦不太理解所謂“交易”,灰月族隻有工作和協助,沒有報酬一說。他很直白的提出了這樣的條件。
北極星依舊不是很清楚他們為什麼如此堅定的要離開,但他們確實有離開的理由。
北極星看到了遠處森嚴的防線,和鑿穿半個防禦圈,到現在還沒有完全修複的一條廢墟帶,灰月族在抵抗某種東西且受過損失。
“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