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工智能!
赤環星係的第三顆行星,紅色的庇護所星。
距離地表一百公裡的大氣圈頂部。
紅霧構成的大氣已經很稀薄,如一層淡薄的煙氣,絲絲縷縷的漆黑雲氣漂浮在遙遠下方的地表附近。
透過朦朧薄霧,可以看到染成紅色的星空。
和傾斜著逼近的廣闊陰影,在這個距離,“暗潮”占據了大片天空。
它已經抵達了。
即使隻是天災中的一小部分,也帶著無可阻擋的威勢。
近一千米長的龐大旗艦在高軌道上緩緩運行,原本銀白色的表麵塗上了一層黑色的屏蔽塗層。北極星暫時棲居其中。
量子通信會有隨機的錯誤,而且隨距離上升而增加,電磁波通訊的延遲更是難以接受。北極星隻能親臨危險的戰場附近指揮。
他不放心將如此複雜的工作交給自動化程序。
通訊中,北極星正在與赤環文明作最後的交流。
“你的艦隊,並不比我們的第九集團軍強大多少,到底要如何阻攔住這些‘暗潮’?”
母星的使者有些焦慮的詢問,北極星卻依舊不急不緩。
“模型演算,有大概七分的成功率,足夠了。”
“……那希望你沒有用庇護所星上的數百萬同胞開玩笑。”
“你們隻剩下這麼點個體了嗎?”
“幾個世代一直在減少而已……這個以後再慢慢解釋。”
觀測了一下行星上的情況,確認沒有時間再閒扯了,北極星掛斷了通訊,意識連接上了事先做好的部署。
短暫的時間裡,龐大的天災已經侵入行星的環繞軌道底部,舔舐著赤色的大氣圈。
一串攻擊從下方打出,原本不可見的激光在稀薄大氣中留下一條筆直的光痕,等離子化的高溫氣體閃爍細碎的電弧。
這樣的攻擊同時發生在數百個不同的地方,陰影中出現了稀疏的小小亮斑。
“暗潮”受到了擾動,一股又一股黑霧拖著煙塵般的黑色尾跡,衝入大氣圈中。
發起攻擊的,自然是北極星的艦船,數百艘護航艦。
但已經被事先改得麵目全非。
原本銀白色的矩形艦體被修正成了流暢的梭型,表麵覆蓋黑色的隔離塗層,但實際上比舊時期最大的運輸機還要大一圈。
它們一改宇宙空間中類似船舶般的遲鈍,在大氣中靈巧的盤旋,看起來反而更像是飛行器。
北極星早有預計,提前對一批艦船進行了適應性改造,拆除了大量宇宙空間適應性儀器,並將艦船改成了氣動外形。
而艦船有著納米材質的骨架,能夠像小型飛行器一樣承受住龐大的過載,這是計劃的基礎。
星空文明階段的造物更加傾向於外空間適應性,但先進的技術用來征服大氣層同樣有效。
他準備在紅霧大氣中與“暗潮”糾纏。
成千上萬漆黑的團塊隕石般下墜,在逐漸濃密的大氣層中裹上一層火光,宇宙空間級彆的速度不可避免的慢下來。
以地球大氣為基準,原本相對行星地麵至少數十倍音速的“暗潮”,轉瞬間就降到了不到五倍音速,每秒一千七百米。
漆黑的梭型飛行器頂著龐大的過載壓力,一百米長的艦體翻滾著,以高超音速在空中劃過一個半徑五公裡的半圓弧,留下一串長長的火光。身後追擊的陰影反而被略微甩開了一點。
北極星在虛擬空間裡吹了個口哨,略顯得意。
既然在宇宙空間中跑不過天災,那就將雙方都拉到同樣的水平線上,庇護所星的大氣層對“暗潮”還有額外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