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工智能!
渺小的艦隊正在網道中快速穿行,明亮的引擎光芒彙聚一起,讓四周天穹般廣闊的通道內壁都隱約顯出形體。
從“雨燕”級旗艦的視角觀測,北極星可以看到無邊的灰霧在昏暗中環繞著自己旋轉,仿佛這支隻有十幾艘艦船的艦隊暫時成為了世界的中心。
這支規模很小的艦隊也確實彙聚了無數的目光。
“暗潮”暫時被甩得比較遠,隱沒在後方的陰影中難以發覺。但它們依然在黑暗中追逐著北極星。
北極星看了一下艦船的運行情況,第十七次確認引擎的各項參數正常。
艦隊依然在全功率加速,儘可能將身後的天災甩得更遠。
網道入口與星空中的方向是一致的,這意味著北極星必須繞過半個星體,從行星另一麵的入口再次進入。
這一段變軌天災會更快,因此北極星必須在網道內部的直線行進中提前拉開距離。
“天災的前端距離旗艦,約21萬公裡,目前還在穩定拉開。”
北極星將探針的信息做成簡報,在作戰頻道中廣播。
截至目前,一切都非常順利。
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
赤環星係的鄰近星係節點。
灰色星體懸浮在星空之中,表麵漩渦流轉,一如既往的寧靜奔湧。
一顆銀色的星辰從昏暗的通道中緩緩升起,弧線逐漸明顯。
北極星控製著艦船調整姿態,依靠引擎將艦隊強硬的拉扯到星體的另一麵。
沒有時間慢慢變軌運行。
劇烈的過載加速作用於艦船,儀器檢測到艦船的碳納米填充物都在隱約的振動。
引擎依舊穩定的推力,光芒劃出一道詭異的橢圓弧軌跡,艦隊沿著預定的軌道航行。
“暗潮”緊隨其後,第一次抵達了這個星係。
陰影從網道中噴湧而出,相較於銀色艦隊龐大無數倍的形體在虛空中翻滾,顯得有些粘稠。
鋒利的尖端突然轉過一個角度,反應之迅捷還在北極星的艦隊之上。
“暗潮”顯露出超越常理的性能,竟然尋著最短路徑,直線衝向自己的目標,直接無視了質量大過木星的節點星體引力。
狹長的陰影由於轉向,在星空中拉出一片數十萬公裡計的黑色幕牆。
透過艦船尾部的鏡頭,北極星可以觀測到,一道漆黑的痕跡逐漸放大。
甚至小部分“暗潮”由於雙方弧度過大,沒入了星體表麵的灰色霧靄中,直接消失不見,不知去了哪裡。
由於矢量方向變化,北極星在通道中積累的速度蕩然無存。雙方的距離不可避免的拉近。
北極星關注著時刻表。
“即將抵達預計伏擊點,倒計時……”
“暗潮”已經抵達了灰色星體的赤道附近,遠處恒星的光芒為它們表麵隱現的平滑分型鍍上吞吐不定的細碎光輝。
一圈灰白色的暈緩緩散開,精確的阻攔在“暗潮”前端。
但隨即出現的卻不是黑色的赤環艦隊,而是閃爍著銀色光芒的艦船。
在這個節點,北極星親自指揮艦隊攔截天災。
北極星按照赤環文明的一般戰術,指揮艦船糾纏“暗潮”,各種能量武器的光芒閃現,灰白色的固體凝結在太空中,讓原本不可見的激光也顯出模糊的光路。
“說起來,這好像還是我第一次指揮艦隊正麵對抗天災。”
北極星輕鬆自如的揶揄。
“但願它們不會記仇。”
赤環文明的緩衝液極大壓縮了“暗潮”的機動能力,讓分散的艦船有了與少量天災纏鬥的可能。
若非產量有限,北極星甚至想直接用它們將整個“暗潮”主體都困住,然後找替死鬼帶著一小塊“暗潮”悠閒的前往“萬物溯源者”麵前。
由於突發戰鬥的乾擾,陰影前進的速度略微減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