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一敘當年舊根由:
憶昔那年五鳳樓,
文武百官慶賀千秋。
惱恨文楚段國舅,
他笑孤王坐席不正,禮貌不周。
怒惱了孤王怒氣衝牛鬥,
抓將過來往下丟。
摔死國舅段文楚,
唐王一怒要斬人頭。
多虧了恩官把本奏,
才有孤今日活命留。”
這一段西皮慢板,郭雲峰唱的也是韻味十足,將一個後唐太祖李克用唱得是瀟灑異常,這一段唱的是當年兩人在五鳳樓時的一段淵源,程敬思救了李克用一命。
裴琰之坐在那裡,穩穩當當的,微微拱手,開口唱道,
“自從千歲離朝後,
學生終日淚如流。
為千歲懶把烏紗扣,
為千歲懶穿紫羅繡。
山遙路遠少來問候,
望千歲恕學生禮貌不周。”
這一段裴琰之用的是譚派的唱法,因為這出戲最早的時候就是譚家的戲,不過譚派唱的是李克用。
台下的譚方壽,正是如今譚家的掌門人,聽到裴琰之第一個用的就是他們譚家的唱腔,頓時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這小子還不錯。
郭雲峰做出一個撩袍袖的動作,跪倒在地上,開口唱道,
“李克用撩袍跪席頭。”
裴琰之也是不含糊,跟著也是非常瀟灑的單膝跪下。
旁邊的李牧也是趕緊跪在地上。
弦師手中的弓弦一變,從西皮慢板變成了西皮快板,這節奏一下就變得明快了起來。
郭雲峰開口唱道,
“李克用跪席前連帶含羞,
當初不該摔死國舅,
怒惱唐王要孤人頭,
若不是恩官來保奏,
哪有克用活命留,
天高地厚恩情有,
這杯水酒飲下喉。”
郭雲峰從李牧手中接過一隻金鬥,遞給了裴琰之,而裴琰之也是接過來,然後賣了一番做派,算是飲下了酒。
裴琰之將手中的酒鬥交給李牧,郭雲峰揮了一下手,李牧往後退了幾步,將金鬥放在桌上,然後就下台去了。
裴琰之捋了一下髯口,口中唱道,
“用手兒接過梨花盞,
學生大膽把話言:
甲子年開科選,
山東來了一生員。
家住曹州並曹縣,
姓黃名巢字舉天。
三篇文章做得好,
試官點他為狀元。
跨馬三日遊宮院,
宮娥彩女笑連天。
唐王見他容貌醜,
斬了試官貶狀元。
斬了試官不要緊,
貶了狀元起禍端。
祥梅寺,賊造反,
將我主駕逼在西岐美良州。
學生到此無彆乾,
一來搬兵二問安。”
這一段,裴琰之也是唱得瀟灑自如,用得自然是自家馬派的唱腔,雖然自己這個角色是二路老生,那些名門大派的京劇演員也很少會去唱這個角色,不過裴琰之才沒有那麼多的想法,把這個程敬思唱的也是活靈活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