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若提搬兵事,
定斬沙坨不容情!”
郭雲峰看了裴琰之一眼,轉身回到了自己的桌子前,將聖旨扔在桌上,背身扶著玉帶站著。
而李牧也是從下場門靜靜的走了上來,站在一旁。
裴琰之一臉的不安,扭頭看見了李牧,一臉怒氣的衝著他唱道,
“一見千歲變了臉,
回頭埋怨李嗣源。
我在鬆林行短見,
不該救我活命還。
千歲不發人和馬,
有何麵目回長安?”
唱完之後,裴琰之不由得搖著頭,用衣袖沾著眼角,一副悲戚之意。
李牧則是一拱手,口中白道,“叔父哇——”
“叔父不必淚雙流,
侄兒進帳把兵求。”
李牧的聲音真是清脆,小生演員的嗓音就是這樣,跟旦角一樣,都是用小嗓唱戲,也就是假聲,這個孩子的聲音非常的脆亮,並沒有那種讓人煩躁的感覺。
裴琰之聽了之後也是微微頷首,這小子有點意思。
那邊的郭雲峰已經坐在椅子上了,裴琰之也是坐了下來。
李牧走進來,趕緊跪下,開口唱道,
“進得帳來忙叩首,”
唱完這句,李牧非常利索的在地上一轉身,麵向著台下繼續跪著,開口唱道,
“尊聲父王聽從頭:
當初犯罪虧他救,
救我全家活命留。
把唐王天子丟開手,
看在恩公解冤仇。”
李牧一臉得意的唱完,則是聽到身後郭雲峰一聲“呸,奴才!”
嚇得李牧趕緊回頭以頭搶地,跪在那裡不敢抬頭。
郭雲峰一臉怒氣的指著李牧,開口唱道,
“我與恩官來講話,
奴才一旁把話答,
吩咐兩旁刀斧手,
推出轅門把頭殺!”
郭雲峰怒喝一聲,“來呀!”
隻見四名刀斧手上場,帶著李牧就下場去了。
裴琰之也是一驚,趕緊站起身來,對著下場門方向大喊了一聲,“刀下留人啊——”
裴琰之趕緊來到郭雲峰的麵前,郭雲峰也是趕緊站起身來。
裴琰之開口唱道,
“一見太保問了斬,
嚇壞唐朝一品官。
千歲要斬將學生斬,
快快救回太保還。”
郭雲峰擺了擺手,開口唱道,
“賢弟的人情當準下,
看你的金麵饒恕他。”
裴琰之也是趕緊躬身謝過,扭頭衝著下場門的方向大喊一聲,“快快將太保解下放回來!”
李牧從下場門出來,走到郭雲峰的麵前,跪倒在地,開口唱道,
“將身跪在寶帳口,
謝父王不殺將兒留。”
郭雲峰則是一臉怒氣的看著他,開口唱道,
“我恨不得一足將你踏!”
唱著,郭雲峰作勢抬腳踹向了李牧,而李牧也是趕緊作勢向後倒去。
裴琰之趕緊開口勸到,“千歲饒恕過了。”
郭雲峰這才作罷,看著重新跪好的李牧,開口唱道,
“你叔父講情你要謝謝他。”
李牧連忙站起身來,先是拱手唱道,“一旁謝過父王駕,”郭雲峰則是微微擺手,算是把這一篇揭過了。
李牧又來到了裴琰之的麵前,拱手唱道,“回頭再謝叔父情。”
裴琰之則是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表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李牧悄悄在裴琰之的耳邊說道,“叔父,這裡來。”說著,李牧就拉著裴琰之離開了大帳。
裴琰之趕快用袖子擋著,問道,“你這是做什麼呀!”
李牧一臉笑意的唱道,
“叔父請把心放定,
爹爹怕的兒娘親。
兒到後帳把她請,
哪怕父王不發兵。”
裴琰之在李牧的唱的每一句的後麵都是發出了感歎詞,第一句是表達疑惑的“呃?”第二句則是表達震驚的“哦?”第三句則是表達激動的“嗯嗯”第四句則是喜笑顏開的“好好”,表達了程敬思在這個時候的心情,本來以為搬兵的事情估計要黃,但是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裴琰之高興的大笑道,“哈哈,快去快去啊!”
李牧一拱手,從下場門離開了。
裴琰之回到帳中,郭雲峰也站起身來,兩人來到了台中央,這個時候,胡琴的聲音響起,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帶到樂隊那裡去了。
因為下來這一段就是《珠簾寨》中最經典的老生獨唱之一了,這個時候,樂隊的弦師如果能耐有的話,可以賣派賣派,張青山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了,隻見他的弓弦上下翻飛,這一段的過門讓他拉的是蕩氣回腸,台下的評委們和觀眾們都是紛紛的鼓掌叫好。
這些都是專業的演員,知道什麼時候捧誰,要知道,在過去的時候,專門有人捧弦師的,而那個時候的弦師大多是明場,也就是說大家都能看到弦師在哪,所以弦師的表演欲望也很強烈,要知道,任何一個職業,隻要你有人捧,那都是錢啊!
這一段過門,足足拉了有一分鐘之多,張青山這下也是讓大家知道了他梅蘭方京劇團首席弦師的威風,沒有三分三,誰趕上梁山啊!
不過,張青山也是知道這一場的角兒可是在台上,於是他的弓弦一頓,一段西皮導板就送到了台上兩人的耳朵裡。
郭雲峰也是對這位弦師的能耐佩服的不行,果然不愧是梅蘭方京劇團的首席弦師,自己從來都沒有跟這麼好的弦師配合過。
裴琰之則是暗暗的撇了撇嘴,就你會顯擺,要不是穿著一身戲服,我就自己拉弦了。
郭雲峰也是知道這是自己表現的時刻到了,於是全神貫注,就連旁邊的裴琰之都感覺到這貨的氣場都不一樣了。
“昔日有個三大賢——”
這一句唱完,台下的觀眾也是掌聲雷動,韻味十足,而且高亢入雲。
裴琰之也是微微頷首,確實不錯,雖然比不上自己,但是也算是年輕人中的佼佼者了。
裴琰之現在的心態早就變了,由於自己一直打交道的都是那些老藝術家們,而且裴琰之自認實力絕對不在他們之下,所以現在的裴琰之看待這些年輕演員的時候,都帶著一種看待後輩的眼光,卻忘了他真實的年齡才剛過二十歲。
郭雲峰衝著裴琰之一伸手,示意二人坐下來聊。
隻見兩人轉過身去,邁著方步,一步三搖的向著椅子走去。
在台下看著,兩人的步伐和動作竟然一模一樣,就連後麵袍子甩起來的高度都差不多,從後麵看,要不是因為戲服不一樣,這簡直就是一個人啊。
這就是裴琰之的本事了,他在跟郭雲峰唱戲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郭雲峰在台上的動作幅度和習慣動作了,於是下意識的在這個時候,跟他同步了一下。
下麵的評委和觀眾都是一臉震驚的看著這一幕,因為不要小看這台上的幾步走,這都是演員的基本功,而且每一個流派的方步都不一樣,而且每一個人還跟每一個人有些區彆,說白了,方步其實差不多一個人一個樣,而且很少有人會去模仿彆人的方步,畢竟這個太冷門了。
方步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一種做派,男人的步子就要豪邁,尤其是像他們兩個人的角色,都是當官的,所以,方步就更加的要求四平八穩,雖然不用像武生演員的那種高抬腿,亮靴底的方步,起碼也是要走出一些官威了。
郭雲峰可以一點都沒有察覺到裴琰之在學自己,因為下來就是他最重要的一段唱了,也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段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