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誤保兒好時光!”
趙應龍伸出雙手大拇指,比向了張繼保。
“恩公!——”
周桂英和張繼保一同跪下,叩謝恩公。
這一瞬間,很多看直播的人不由的直接淚崩了。
“牛批啊!太感人了!”
“我去,這老頭太偉大了!”
“哎!你們要是知道這出戲後麵的結局,估計會更難過的!”
“我去,我是第一次聽河北梆子啊,後麵的結局怎麼了!”
“不可說,不可說啊,劇透不好!”
“這出戲太慘了!”
……
網絡上的觀眾們,心裡有些焦急,就去搜索這出戲的全本,看完之後,心中對這個豬狗不如的張繼保也是痛罵不已。
一時間,張繼保這個名字,在網上算是臭了街了!
全場的觀眾紛紛起立,為趙應龍的精彩表演表示了欽佩和讚賞。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河北梆子,這種直擊內心的唱腔和《清風亭》這種打動人心的劇情,一下子就讓人深深的記住了趙應龍的名字,記住了河北梆子。
這次比賽的主持人是著名的戲曲頻道的主持人白彥森,這位可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票友,雖然是一個主持人,但是戲曲的功底絕對可以說能跟專業的戲曲演員比拚一下。
白彥森慢慢的走上了舞台,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他的眼眶還是微微的發紅,看向趙應龍的眼神也是非常的敬佩和感動。
不光是他,台下的評委戲中,有幾位評委也是被趙應龍的精彩演出唱的是熱淚盈眶,不同於觀眾們的那種被趙應龍恐怖的情緒輸出給打動了,評委們大多都是聽過這出戲的,更加能夠體會到其中的那種讓人絕望的情緒,而趙應龍也是將那種讓人敬佩的情緒給表達的特彆完美。
白彥森帶著一絲哭腔的說道,“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河北人,河北梆子就是我的鄉愁,我已經離開家鄉二十八年了,我離開的那一年,我的媽媽就走了,所以,這二十八年來,不管我走到任何地方,一聽到河北梆子我就會哭!”
“河北梆子的男聲女聲,唱腔同宮同調,所以男演員特彆的難找,因為他跟女聲是一個調門的,跟京劇和其他的曲種都不一樣,我們老是說聲腔要改革,男演員在河北梆子的舞台上是很吃虧的,但是也沒有辦法,老祖宗就是這麼流傳下來的,老生演員就是這樣,你有嗓子你就唱,沒嗓子就去乾點彆的吧!幾十年難得一遇的好嗓子,趙應龍!”
白彥森用崇敬的眼神看著趙應龍,作為一個主持人,本來他不應該用這樣帶有特殊情緒的方式來介紹演員,但是趙應龍實在的唱的太好了,讓白彥森不得不有了一種傾向性的感覺。
但是大家也沒有去責怪白彥森,因為趙應龍的表演,真的是太讓人震驚了。
白彥森終於恢複了平靜,一臉笑意的看著趙應龍,說道,“我也聽說了,有這麼一條好嗓子的趙應龍,本來是河北老家唱戲,結果不甘寂寞,想要來京城闖一闖,那個時候,您多大歲數?”
趙應龍笑著說道,“我是2005年來京城的,那一年我三十四歲!”
白彥森一臉敬佩的說道,“各位,三十四歲啊,老婆孩子都在河北老家,他這就一個人來京城發展了,這不就是一個現代的勵誌故事嗎!最後在京城河北梆子劇團,做到了團長,又獲得了梅花獎,所以在我看來,對於戲曲演員來說,什麼最重要,就是身上的那股子勁兒,那種不服輸,永遠向前的勁兒,最重要了!”
台下的一位評委忍不住了,拿起話筒,說道,“我忍不住了,讓我先說兩句啊!”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哎呀,應龍今天的表現真的是太好了!”
這位評委一開口就是三個太好了,讓所有的評委都是莞爾一笑。
這位評委正是河北梆子的老藝人,二度梅的得主,郝正言。
郝正言也是趙應龍的師叔,剛才聽到趙應龍的表演,這位老人家不由的淚流滿麵,想起了趙應龍已經過世的師父,自己的師兄,看到自己師兄的這位衣缽傳人有這麼精彩的表現,郝正言也是倍感欣慰。
趙應龍也是趕緊微微躬身,說道,“多謝師叔的誇獎!”
郝正言搖了搖頭,說道,“應龍啊,我可不是在誇你,剛才現場觀眾的反應你也已經看到了,這次的大賽,對於我們河北梆子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是一次展示河北梆子風采的機會,老頭子我已經老了,嗓子已經不行了,但是你還年輕啊,正當年,我希望你能夠在這次的比賽中走的遠一些,不期望你能夠拿冠軍,隻要能夠讓大家知道我們河北梆子有多好聽,就足夠了!”
旁邊的一個老太太拿起話筒,笑嗬嗬的說道,“老郝這話說的在理,這次的比賽雖然最後的冠軍很吸引人,但是對於大多數的劇種來說,這次比賽的目的其實就是讓更多人知道我們國家戲曲的多樣性,讓更多人來喜歡各種各樣的戲曲。”
這位老太太的身份可是不一般,華夏五大劇種,評劇藝術家趙麗蓉老師,趙老師的地位,就相當於梅文玖在京劇界的地位一樣,不可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