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塘寨上有家門。
我父令公官一品,
我母佘氏老太君。
若問孩兒的名和姓,
我本是楊……”
看著楊延輝(裴琰之)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急的蕭太後拍桌大喊,“快說!”
一旁的大國舅和二國舅也是湊過來,大聲嗬斥道,“快說!”
楊延輝(裴琰之)苦笑一聲,開口唱道,
“楊延輝就是兒的名——”
蕭太後聞言,拿起桌上的鳳霞,狠狠的一拍桌子,大喝一聲,
“吩咐兩旁刀斧手,”
大國舅和二國舅同時一拱手,言道,“有!”
“推出銀安問斬刑!”
蕭太後鳳目圓睜,聽說自己的駙馬木易竟然是死對頭楊家將中的楊四郎,頓時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吩咐人就要將楊延輝推出去斬了。
接下來,楊延輝的表現也算是給再次表明了這個人真不是什麼英雄好漢。
“早知今日犯將令,
探母不該轉回程。
眼望後宮高聲,——”
哭頭起。
“我的妻公主呀!——”
看看這是人該說的話嗎?
當然,這隻是一個版本的楊延輝的唱詞,還有的版本,認為這句場次對楊延輝的抹黑太嚴重了,所以就改了,改成了,“聽說一聲問斬刑,不由延輝膽戰驚,眼望後宮哭救命。妻公主哇——”
這麼一改,雖然顯得楊延輝還是怕死,但是卻沒有那種忘恩負義的感覺。
大國舅和二國舅在外麵打著手勢,二國舅點了點頭,到後宮請來了鐵鏡公主,讓他夫妻二人見上最後一麵。
二國舅走在前頭,說道,“公主快走吧!晚了就瞧不見啦!”
鐵鏡公主(苗旭)出場,懷中抱著“喜神”,看到楊延輝(裴琰之)就綁在帳外,等著一聲令下,人頭落地,也是心中一驚,開口唱道,
“忽聽國舅來報信,
倒叫咱家吃一驚。
隻見駙馬殿下捆,
快快醒來說分明。”
楊延輝(裴琰之)認為自己命不久矣,嚇得也是魂飛魄散,昏昏沉沉的,根本沒有聽到鐵鏡公主的聲音。
大國舅高聲呼道,“駙馬醒來,公主來了!”
一聽公主來了,楊延輝(裴琰之)如同夢中驚醒一般,伸手就拉住了大國舅的胳膊,連聲叫道,“公主,你可來了!”
大國舅趕緊推開了楊延輝(裴琰之),一指他身後,說道,“公主在那邊呢,我成了母豬了!”
楊延輝(裴琰之)一扭頭,看見了鐵鏡公主,真是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開口唱道,
“一見公主麵前存。
你若念在夫妻義,
忙上銀安講人情;
你若不念夫妻義,
斬了我楊延輝你再穿羅裙!——”
聽聽這話,楊延輝現在越發的不算人了,這種話都能說出口。
你要是還跟我有情義,你就上銀安殿為我說幾句好話。
你要是不念情義的話,那麼就殺了我,你再去嫁彆人。
這樣的話,說出來,也太傷人了。
一個為你甘願冒著殺頭危險去為你盜令箭,就為了讓你去見一見高堂母的癡情女子,怎麼忍心說出這麼絕情的話。
當然,也有可能是楊延輝在麵臨絕境時候的口不擇言,也未可知。
但是,由此一點,其實可以看出,楊延輝此人心性涼薄。
當然,這是戲詞,不代表曆史上的楊延輝是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