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臟是把劍!
“行了行了,你也彆在那裝模作樣了,這兩次我被吸進這裡來肯定就是你做的,看起來想要殺我,不過就是先前被我戳穿了之後惱羞成怒而已,你說你又不是人,這裡也沒有外人,那麼死要麵子乾什麼?”
看著聲勢浩大,但是卻不會真的想要季元死。
可能是被戳到了那個羞惱的點,白龍一聲接著一聲的吼起來,身形在煙雲之中遊動的更加的快,似乎這樣才能將心裡的不爽給發泄出去,也似乎這樣才能展現自己的強大衝淡先前被季元一拳撂翻的丟麵感。
差不多過去了十多分鐘,季元聽著它的吼叫聲都有些百無聊賴了。
“行了吧,你飛的不累我還站的累呢。”
終於,白龍消停下來了,龍頭再次伸到了季元的麵前。
“你是怎麼看出來?”
季元說道“那還用看嗎?”
白龍眨著大眼睛,看著季元說了這幾個字之後就又什麼都不說了,心中實在抓狂。
最終還是它先敗下陣來,“算了。”
見它妥協,季元再一次問道“所以,這文聖之地到底是什麼回事?”
“三千年前,龍國曾有一人名為方文,本是書生,一心隻為考取功名,但是屢戰屢敗。
一次偶然的機會,竟讓他進入了修道之途,而且他在修道上麵的天資極佳,進步神速,若是自此拋卻俗世一切煩惱專心修煉,未來未必沒有登得仙途的機會。
但是或許考取功名是他半生的執念,在得到修仙之法後他並沒有遠離俗世,反而依舊堅持讀書,他用每日修煉打坐對天地至理的領悟帶來的神思清明,來促進自己在書卷之上的明悟,又用自己在讀書方麵的奇思妙想來推動自己對道的感悟。
最終,他終於達成了心中所願,進入了官場,一路高歌猛進。也漸漸的,得到的越多,看清的也就越多,他在這個本被修士們棄之如履不肯沾染的俗世之中,道心愈發的堅固。
他開創了一條新的道途,自書中悟道,領悟這些文字最原始的真意和它們與天地規則之間的聯係,到最後達到以文字溝通天地規則借用規則之力的地步。
當時的修行者都幾位尊崇他,呈其為文聖,而他一直融在世俗世界,成為當代備受人尊崇的文豪大家,凡天下讀書之人莫不信仰,這股信仰之力自此代代呈續,與他修煉的規則之力相融合,即使他在之後脫離俗世之後,這力量依舊源源不斷的給他,讓他的修為越發高深,最終呈天地之命而飛升。
這裡便是他脫離俗世之後的居所,他在這裡留下了他的道,他不僅要在凡人之中流芳百世,亦要在修士之間萬古流傳,他的道要讓更多人體會到。
隻是不知道為什麼,時移世易,滄海變化,作為他留在這裡考驗後來者的我卻再也沒見到一人來到這裡,整個洞府也開始演變,脫離原本的空間,將我困在了這裡。”
季元麵色不變,他還當這文聖之地是個什麼所在呢,原來是個飛升之人留下來的傳承之地。
文聖?
這白龍對那方文多有推崇,它口中所說的方文創新道途確實很是厲害,這種就像是搞發明一樣弄出來的成果,無論這個成果如何,僅是有這麼一段經曆也是非常值得讓人尊敬的。
正所謂大道三千,條條皆可成就正果,道是這個世界上最神秘的存在,但是古往今來卻沒有一個人能夠準確的將這三千大道羅列出來,就算是道祖也不行,三千之名不是量詞,而是一個概念性的詞,所以他們正是需要人去發現的。
若是一般修士聽聞這裡乃是某位大能留下的傳承之地,指不定如何的欣喜難耐呢,但是季元卻是心中無波,隻因方文的道雖然在這個世界可謂是首創,但是在季元曾經呆過的那個能人輩出,又與仙界直接相連的修真界,這條道早就有人走過了,那是一條比劍修還要艱難數十倍的道。
以文字勾連天地規則,言出法隨,口誅筆伐。天地規則萬千,神秘莫測、飄忽不定,一般修士掌握其一便能在眾多修士之間問鼎,而專修此道者,以文字做勾連,每一個文字所包含的規則可不僅僅隻有一條,精修此道者,癡、悟二字一個都不能少,而就算是兩者兼備之人,真正能夠修成此道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季元自認為不是這樣的人,此道他並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