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銳士!
鹹陽宮。
秦王正在埋頭批閱奏牘,這時,左丞相樗裡疾拿著一道竹簡,健步如飛地走進來,好似年輕了十幾歲,臉上的笑意是怎麼都掩蓋不住的。
“王上!”
秦王將手中的狼毫筆一放,抬起頭,看見樗裡疾這般模樣,亦是跟著笑道“王叔,是什麼事讓你這麼高興?”
“王上,好事啊!……”
“哎!王叔你彆,讓寡人猜一猜。”秦王的眼珠子滴流滴流的轉悠了幾下,若有所悟,道“寡人猜到了,你手中拿的,是宜陽的捷報吧?”
“哈哈,果然什麼都瞞不過王上。”
樗裡疾微微頷首道“王上,宜陽捷報。甘茂已率軍攻破宜陽城,韓將暴鳶敗走,我軍大獲全勝,宜陽一戰,我秦軍累計斬首六萬!咱們大秦,已經好久沒有這般大勝了!”
聞言,秦王臉上的笑意漸漸凝固,道“王叔,斬獲甚豐,我秦軍死傷亦是不少吧?”
“陣亡四萬餘將士,輕重傷者不計其數。”
到這裡,樗裡疾心中亦是感傷不已。宜陽城是一塊硬骨頭,打下這麼一座堅城,秦軍所付出的流血犧牲自然不是一般的大。
這不同於兩軍對壘,攻堅戰,攻擊一方的死傷兵力不多於防守的一方,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秦王接過樗裡疾手中的捷報看了看,點頭道“不管怎麼,宜陽,總算是攻克了。甘茂等將士功不可沒,一應封賞、撫恤從厚,務必落實到位。”
“諾!”
隨即,秦王又在陛台上踱步了幾下,腦海中靈光一閃,又道“宜陽已下,三川已經唾手可得。王叔,寡人駕車馬,通三川,臨二周,舉大兵以窺周室!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王上,昔張儀張子曾對先王雲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周之郊,誅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圖籍,挾子以令下,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
樗裡疾垂手道“當時,先王亦是意動,但最終還是采納了司馬錯的攻滅巴蜀之策。而今王上臨二周,據九鼎,成就王業,本來老臣是不該反對的,但是,請王上試想一下,挾持周子而占據雒陽王畿,果真能號令下嗎?”
秦王眯著眼睛道“王叔,你的意思寡人明白。你是想,周子形同諸侯,隻是名義上的下共主,以周子的旗號,並不能為大秦謀利,對嗎?”
“不錯。”
樗裡疾微微頷首道“王上,其實周王室這杆大旗,對於秦國已經無有裨益。自周平王東遷以來,子的權威一落千丈,甚至連鄭莊公都敢威周子,楚莊王都敢問鼎之輕重!彭城相王與五國相王之後,幾乎下皆王,周王室空有子之名號,實則等同傀儡。”
“以至於的周王室,都裂土分疆,分裂為東周、西周兩個國。周子除了自己的雒陽,根本無法將政令施放出去!這樣的周子,要之何用?”
值得一提的是,周考王於公元前425年封其弟於河南地,建立周公國,是為周桓公。這是周王朝最後一次分封。
自這次分封後,周王的土地全部分封完畢,連自己也是寄居於此周公國。
周桓公死,其子威公代立。
威公卒,子惠公代立。
周赧王時,周惠公封其兒子於鞏以奉王,號東周惠公。東西周分立,西周都河南舊於王城,東周都鞏。
西周自立國以來,一直采取討好各大強國的政策,尤其是秦國。秦國和周圍列強經常向西周和東周征收賦稅和兵源。同時,西周和東周常相互傾軋攻伐。
周赧王在位時,周子地位已經完全徒有虛名,其土地也被韓、趙一分為二,以洛邑之河南王城為西周,仍都洛邑,以鞏附成周為東周,分彆由東、西周公治理,周子由成周遷於王城,依附於西周公。
而此時,正是周赧王姬延在位,亦是周王室最弱之時,這廝,正是周王朝的末代君主。
秦王淡淡的搖頭道“王叔,寡人知道你的不無道理。然則,東出是為我大秦曆代先君的誌向,滌下,橫掃列國,將原本分裂的疆域統一起來,這是寡人與先王的畢生願望!”
“而今秦已東出,克宜陽,下三川,秦國之車馬即可通周室,臨雒陽。周子是無甚大用,但是秦軍入主雒陽,占據九鼎寶器,對於大秦而言,至關重要!寡人之入雒陽,意在下矣!”
“王上,樹大招風啊!”樗裡疾再次勸道“我大秦雖強,然則齊、楚兩國在國力上並不比秦國遜色。一旦秦國入主雒陽,掌圖籍,據九鼎,鋒芒畢露,諸如齊、楚、魏等關東列國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老臣唯恐,列國將再次合縱,伐我大秦啊!”
“怕這怕那的,寡人何以成就一番永垂不朽的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