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銳士!
翌日,在大朝會上,秦國的群臣為是否改革教育,開啟民智之事,爭得麵紅耳赤,不可開交。
秦王蕩首先提出改革醫療,讓扁鵲擔任國醫令,以此管製國內的醫者,並吸引天下醫者入秦。這沒毛病,群臣都沒有反對。
可是,在秦王蕩的暗中指使之下,右丞相彌子夏又硬著頭皮,站出來進言道“王上,臣請在各地興建官學,傳道授業,以此開啟民智!”
群臣聞言,都不禁勃然變色,一片嘩然。
“開啟民智?這不是在強民嗎?這有悖於商君之法啊!”
“絕不可搞什麼官學!”
“秦國興於耕戰,重於耕戰,眼下怎能舍本逐末,開啟什麼民智?”
彌子夏這話一出,頓時引起滿朝大臣的非議。
早就知道秦王蕩的心思的樗裡疾與甘茂都冷眼旁觀。
而並不知情的禦史大夫李曇,則是坐不住了,立馬出列道“王上,彌子所言,恕臣萬萬不敢苟同!”
“昔日商君雲‘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臣對此,深以為然!弱民強國也,是為強乾弱枝。彌子之言,是為開啟民智,豈不知民智一開,則百姓心思玲瓏,豈能一心耕地,一心殺敵?”
“沒了百姓為國耕地,沒了百姓為國而戰,國家豈能強盛?”
李曇所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其引用的商鞅的原話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商鞅的這種說法,這種做法,是在擋老百姓的財路。
要知道,擋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啊!
“禦史大夫此言差矣!”已經被秦王蕩推出來充當炮灰,彌子夏無可奈何,隻能一條道走到黑,朗聲道“開啟民智,是為強民沒錯,然則何以能說是在強乾弱枝?”
“好,就如同禦史大夫所說的一樣。將秦國比作一棵大樹。現在秦國這棵大樹,強乾弱枝,狀已參天,然則枝葉都已經枯竭,都已經泛黃!”
“這樣的大樹惹人喜愛?不,這樣的大樹絕不討喜!”
彌子夏擲地有聲地道“世人所喜愛的,皆是枝繁葉茂的大樹,蒼勁的大樹!而不是無有藤葉,就連樹枝都即將枯竭的老樹!”
“彌子,你這是在詭辯!”李曇哼了一聲道“且不說什麼強乾弱枝。秦國的民智一旦開啟,將會為秦國帶來巨大的禍亂!”
“當今之大秦,應當人人各得其位,各司其職。若是農夫不耕種,跑去經商,商賈不經商,跑去從政,士子不從政,跑去耕種,這國家豈不是要亂套了嗎?”
“好!”
“彩!”群臣都紛紛叫好喝彩,力挺李曇。
彌子夏與李曇,本是至交好友來的,可是在秦國是否開啟民智的問題上,出現了巨大的分歧,繼而起了口角,起了爭執,日後極有可能分道揚鑣。
對此,秦王蕩多多少少有些歉意。
畢竟是他才是幕後推手。
群臣紛紛聲援李曇,七嘴八舌地說著,各抒己見。
“開啟民智,就是在跟商君之法背道而馳!故而民智絕不可開啟!”
“商君的弱民之策,是為強國之策,怎能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