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銳士!
楚國都城,郢都。
楚王熊槐高坐於陛台之上,正襟危坐,看上去的確是有模有樣的,不怒自威。畢竟熊槐已經當了二十多年的國君,養尊處優的,早就練成了這樣的一種氣質。
隻不過,他那頗為臃腫的身子,看上去卻有點失了威儀。
楚王的頭上戴著通天冠,與中原列國乃至於秦國國君的禮冠都迥然不同。
秦王、魏王等國君用的是冕冠,而楚王的則是通天冠。
遠古時代的黃帝製訂了冠服禮製,從此之後,曆代上至統治者,下至黎民百姓,男性二十歲要行冠禮,由長輩等給帶上冠,以示成年。
普通百姓的叫做衣冠,官員的叫做官服,諸侯的叫做公侯冠,天子的叫做冕。
譬如冕旒,這是上古華夏的一種禮冠。
傳說冕製起於黃帝,到周朝時候完備。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參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為禮冠中最貴重者。
旒就是用五彩的繅十二根,每旒貫十二塊五彩玉,按朱、白、蒼、黃、玄的順次排列,每塊玉相間距離各一寸,每旒長十二寸。漢代冕服的垂旒不限於五色,為白玉串珠。
冕冠的旒數按典禮輕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區彆,凡是地位高的人可以穿低於規定的禮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許越位穿高於規定的禮服,否則要受到懲罰。
天子為十二旒,周之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後來旒漸漸隻限於帝王,於是“冕旒”則成了帝王的代稱。
而通天冠,也叫高山冠,古代華夏冠飾之一。它的形狀像山,正麵直豎,以鐵為冠梁,是國君戴的一種帽子。楚莊王通梁組纓似通天冠,秦時采楚冠之製,為乘輿所常服。
此時,楚王熊槐高坐在陛台之上,群臣分立兩側,在下麵則是站著秦國的上大夫向壽。
“敝臣向壽,參見楚王!楚王萬年!”向壽躬身作揖道。
“向子不必多禮。來人,賜座!”
“多謝楚王。”
向壽隨後落座。
楚王熊槐笑了笑,問道“向子,不知秦王拍你使楚,所為何事?”
“楚王容稟。”向壽垂手道“楚王,相信前不久太子嬰之事,楚王已經知曉了吧?”
“哈哈,此事現在鬨得沸沸揚揚的,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熊槐笑著道“太子嬰當著大庭廣眾之下,在嚴君的府上怒而出手,砸死一名秦國的下大夫,的確過分。隻不過,秦王竟然將太子嬰處死,並將韓姬打入冷宮,實在過分,實在有些小題大做啊。”
“秦王殺了韓王的愛子,難怪韓王會勃然大怒,怒而興師動眾,事情已經惡化到今日這一步,在寡人看來雙方都有責任啊!”
看著楚王熊槐看熱鬨不嫌事大的模樣,向壽心中鄙夷不已,但臉上仍是正色道“楚王此言差矣。秦法嚴苛,行的是法治,而非楚國以至於山東列國的王治。二者不可同日而語!太子嬰既然身在秦國,便應當遵守秦國的法令,秦國也當一視同仁。”
“太子嬰已經死了。向子,隨便你怎麼說。”楚王熊槐淡淡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