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司馬錯也在巴蜀起兵八萬,順著江水而下,浮江伐楚,進攻楚國的黔中郡。
黔中郡多山川阻塞,但是這並不妨礙秦軍能夠迅速攻克其城池,占領其地方。
楚人在黔中郡的兵力不是太多,人口也比較少,顯得地廣人稀。
故而司馬錯在第一時間就率領大軍橫推過去,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但是,秦軍在進攻黔中郡的常德的時候,遭到了當地楚國jun民的頑強抵抗。
常德乃楚國腹地,是楚的糧倉,為蔡國移民居住之地。
秦軍必須要攻克這個地方,才能緩解一下後勤的壓力。
要不然,這一回司馬錯浮江伐楚之戰,多半也不能長久,可能無疾而終。
司馬錯又考慮到兵貴神速的緣故,認為自己不能在常德浪費時間,故而分出三萬兵馬,由副將熊子丹統帥,繞過常德,一路長驅直入,攻打黔中郡的郡治沅陵。
從戰略地位看,沅陵的窯頭三麵環水,背靠大山,易於防禦,是原來楚國與秦、巴進行軍事抗衡的要塞。
從交通位置看,沅陵位於沅水、酉水兩江之口,控製了楚國的經濟命脈。
沅陵辰砂,是製雄黃的主要原料。
當時湘西山重嶂疊、多蚊蟲,叮咬後易患瘧疾,楚人主要靠雄黃酒驅蚊蟲。
楚國隻有兩個銅礦,其中麻陽銅礦離沅陵不遠。
銅在這個時代十分重要,是打造兵器的命根子!
酉水通產鹽的清水江和產錫的雲南,楚國可通過酉水開發經濟。除外,沅陵還產金。
由此可知,熊子丹的任務有多麼艱巨。
然而,他的手裡隻有三萬兵馬,楚國的援軍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
望著眼前由混凝土夯實的城牆,熊子丹陷入了沉思。
“將軍,根據我們剛剛掌握到的消息,沅陵城內,守軍隻有三四千人,存糧也不多。隻不過,楚國的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距此不足二百裡,考慮到山川阻塞的因素,急行軍的話,他們五六日就能趕到沅陵了。”
熊子丹眯著眼睛道“也就是說,咱們必須要在五六日的時間內,攻取沅陵城是嗎?”
“是的。”
聞言,身邊的將領們都麵麵相覷。
“這不可能辦得到吧?即便沅陵城內的守軍隻有三四千人,但是依托這種規模的城池,又有部分青壯協防的話,五六日內,咱們怎麼可能攻得下沅陵城?”
“這根本辦不到啊!”
但熊子丹卻不這麼認為。
“事在人為。二三子,傳我將令,三萬人分作六批,一批五千人,間隔一個時辰,進攻沅陵城!”
“諾!”
對於熊子丹的這條將令,將領們都有些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
但既然是主將的命令,他們隻能服從了。
熊子丹難道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去騷擾城內的楚軍嗎?
這……似乎效果不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