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三郡若割讓,彆的且不說,日後郢都將會直麵秦軍的兵鋒,整個楚國的腹地,都將袒露在秦人的劍刃之下呀!”
“大王,三思呀!”
言罷,屈原就哽咽著跪在地板上,請楚王熊橫三思而後行。
令尹昭魚亦是出列道“大王,臣以為三閭大夫所言,不無道理。西南三郡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且,秦人著實是欺人太甚,秦王蕩所開出的條件太過苛刻了。割讓土地,賠付百萬石糧秣且不說,單憑秦人不願歸還戰爭中被俘虜的楚軍將士,便足見其是居心叵測!”
“令尹大人何以這般說法?”熊橫頗為疑惑。
昭魚沉聲道“大王,老臣認為,秦王蕩此舉,實在是包藏禍心啊!人口,是為國家之根本!對比人口,其餘財富、城池、土地者,儘皆不值一提。”
“為何?”
“蓋因有了人口,以我楚國的底蘊,隻要韜光養晦十餘年,便可厚積薄發,再度將失去的城池土地都奪回來,中興大楚!”
“隻可惜,秦王嬴蕩似乎不想給予咱們楚國這樣的機會。大王不妨想一想,這二十多萬的降卒,皆是我楚國男丁!”
“若都不得歸其家,而儘歸秦國本土,則當何如?是一個怎樣的後果?無疑,此消彼長!”
“二十五萬降卒,就是二十五萬戶人家!屆時楚國將會平白多出許多寡婦,許多孤兒,許多父母也會因而沒了兒子一般。”
“反觀秦國,這二十五萬的降卒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啊!”
聞言,不僅僅是坐在陛台之上的楚王熊橫,就連下麵的群臣都嚇得後背直冒冷汗,大驚失色。
昭魚不愧是三朝元老,老成謀國,其所提出的觀點更是一針見血的。
二十五萬降卒有著多大的能量,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據說秦國到處都在基建,官道、馳道,以及都江堰的修建,更需要眾多的徭役。
而這些降卒,似乎都是免費的徭役啊!
打從心底,熊橫是不願答應秦王蕩所開出的苛刻條件的。
但是,他沒得選啊!
現在擺在楚國麵前的,隻有三條路。
要麼,跟秦國和談,罷兵止戈,然後老老實實的割讓西南三郡之地,賠付百萬石糧秣,以及不計較秦軍帶走二十多萬楚國降卒之事。
要麼,遷都!
遷都於陳或壽春,可以暫避合縱聯軍的兵鋒,待日後楚國再度兵強馬壯起來,即可收複失地。
但是這難度太大了!
要麼,就是死戰!
但是堅守郢都而死戰,就是玉石俱焚,隻怕等不到各地勤王之師的到來,郢都便已經被攻破了。
而他熊橫,將成為一代亡國之君,不死也要被秦王蕩軟禁在鹹陽一輩子!
這三條路,熊橫都不願走,但現實卻逼著他不得不選擇其中一條路走下去!
楚國日後將何去何從?
熊橫不知道,屈原也不知道,楚國上上下下的臣民都沒有這樣深謀遠慮過!
然而,楚國的國運既然已經被托付到了熊橫的手中,熊橫就應該振作起來,帶著楚人走出如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