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是自己曾經與小雨討論過這個問題?
嗯……這倒是個好方法,外事不決問高媛,內事不決問小雨。
孟浪繼續往下看。
大腦和神經係統以及他們所產生的物質,一直都滲透在我們極其複雜又微妙的人體係統中。
情緒、觀念、衝動這些存在於我們大腦中的東西,其實都是由我們的生理條件所激發的。
正如心理學家們所說,所有的心理活動都是生理活動。
例如,當聽到一聲巨大的驚雷,大腦如同台風一樣迅速釋放大量的化學物質,造成“呆若木雞”的效果。
這些化學物質操控著我們的行為模式,破解了它們操控人類的密碼,就能操控人類的行動。
所以,令人喪失理智,變得瘋狂的方法,理論是存在的!
嗯!開篇便是一個肯定。
人類的大腦十分精密,它用各種化學物質,構築了一堵嚴密的防火牆。
假設狂人病確實在某一時刻被同時大範圍觸發,那麼存在兩種可能性。
第一種可能性某種能夠大範圍擴散的聲、光、味道,甚至是失重等影響五感的外部變化。
它刺激大腦中樞瞬間釋放大量某種化學物質,直接擊潰了大腦防火牆,使人陷入癲狂。
理論上,大腦活躍度更強的人,對這種刺激的抵抗能力越強,符合發病人群多為“老年人”的假設條件。
考慮到發病範圍高達上千公裡,聲、光一類傳播速度更快的外界變化可能性更大。
但自然條件下發生概率無限趨近於零。
第二種可能性病毒、細菌、毒素等內部刺激因素。
例如du品等致幻劑,能夠對大腦發起進攻,進而影響人類行為模式,喪失基本判斷。
但基於大範圍同時爆發的條件,基本可以排除。
細菌和病毒猜想
人類本身就是一個生物共生體,存在某種細菌或者病毒長期與人共存的現象。
人類的腸道有多種微生物,消化、吸收、血糖、血脂和人類的胖瘦都受到腸道微生物活動的製約,與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或信號分子或多或少產生相互作用。
例如,腸道微生物合成維生素k,被人體吸收,合成受阻會導致人體缺乏維k從而影響凝血功能。
而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差異直接會影響到個體對食物的選擇。
從這種意義上說,細菌在某種程度上“控製”了我們的大腦,使得我們的反應和腸道細菌的健康互利關係得以維係。
細菌是一類有意識的生物,目的是從宿主那裡獲得最大的利益,與宿主共存,通常不會存在異常激烈的變異反應。
病毒雖不是生物,但也是有意識的。
而且相對來說,它對人類的影響更加長遠,甚至想把自己的遺傳物質留在宿主的基因組當中,世世代代的與宿主一起生存下去。
某新興學派認為,人類基因組中40~80都與遠古病毒的入侵有關。
從這個角度,病毒可能是加速人類進化的一個工具,也可能是打開人類基因鎖上的一把鑰匙!
人類的進化過程,除了達爾文的進化論,還受到了病毒對人類的基因乾預,甚至是有目的的直接重組。
人為什麼會死?神經係統為什麼會萎縮?
這是2040年人類生命科學最為巔峰的自問。
從細胞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因為人類細胞的增值有一個海福列克極限。
人的正常細胞,它在停止分裂之前,所分裂的次數是有限的,這個限製就叫海富列克極限。
如果突破這個極限以後會有兩個結果,一是癌症,二是細胞永生。
自1951年開始持續分裂至今的海拉細胞(hecells),便是感染了一種hv病毒,這個病毒的基因在細胞當中得到表達,瞬間打開了永生基因的開關。
利用病毒的這種作用機製,注入特定rna片段,改善神經係統活性,從而治療阿爾茲海默症。
這同樣是長青生物實驗室最前沿的課題之一。
綜合來說,病毒對神經係統,乃至人體的影響,比細菌更加隱秘而深遠。
但,基於大範圍同時爆發的先決條件,沒有任何廣泛存在的自然病毒可以達到類似效果。
結論適度yy有益身心健康。
如果想要找出狂人病的發病機理,關鍵……在於找出那個誘因!
你可能需要一部光譜儀或聲波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