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種田記!
村長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他們還問了我你們家招人怎麼招的,工資怎麼樣。”
“然後,我就和他們說了你們家乾花生意招人的工資待遇。也說了你們周家招的都是娃子,而且已人已經夠了,咱們自己村的娃都不是每天都能接到活乾。”
“可他們就是不聽,非要讓我來問問你們家還要不要人,他們說,要是還招人,那些娃子都願意留下來乾,也有不少婦人起哄說也願意乾。他們也說了,就算不能每天都接到活也沒事,隻要一個月能接到幾次活,到月底能領到工錢就行。”
村長看著周老爹說道:“你說,咱們村的娃都接不到多少活,他們外村人瞎摻和什麼勁。”
村裡的一位大爺也說道:“就是,這不是明擺著跟咱們村的娃搶活計乾嗎。”
周老大媳婦的娘家人、周老三媳婦的娘家人,周老五媳婦的娘家人聽到他們的談話個個都震驚了,心理掀起了驚濤駭浪,他們要找的人家居然就是親家公親家母家!他們家居然有錢拿去招工?他們家閨女是嫁到了大戶人家嗎?
周老爹已經無語了,他家幾個小的搞出來的生意居然引來了這麼多人想過來做工的,昨天上午才發的工錢,這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村居然都知道了,這消息傳得真快。
周老爹說道:“我乖兒子他們的乾花生意還要不要人,我不清楚。但我家要招免費的幫工,越多越好。對了,我家乖兒子鬨著要蓋石頭房,我答應了,所以我家也要招建房子的幫工,會給工錢的。”
村長笑道:“周南啊,這年頭,活計可不好找,建房子的幫工你們家可得從咱們村裡的人選,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劉氏說道:“我們家可出不了那麼高的工錢招人,我們就是看外麵人多,才想少花點錢從外麵招一些人的。”
村長問道:“你們家想出多少錢招人幫忙建房子?”
劉氏眼睛滴溜溜的轉著,然後說道:“七文錢一天,一天隻包一個窩窩頭和四個黑麵饅頭。”
村長沉默了一會兒,建房子這活可是個體力活,這工錢比正常價可少了不少。要是施工隊推薦的人,起碼一天要十文錢,有的都要十一文、十二文、十三文一天。
就算主家自己找人,工錢也是在八九文錢左右,夥食統一是包兩餐,一餐兩個窩窩頭、三個黑麵饅頭。
現在家家戶戶都不夠糧食吃,這夥食縮減也正常,但是這工錢比正常價可少了不少。
周老爹聽自家婆子說出的工錢也沒說什麼,他們家的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能省就省。他敢打包票,就算這工錢低,等下他們出去一招人,還是有很多人搶著乾的。
村長想了一會兒說:“這招建房子的人還是從咱們村裡人招吧,村裡還是有不少人願意乾的。對了,外麵的人,等下和他們說清楚,你們周家不招乾花生意的人了,省得又來我家鬨。”
周老爹說道:“這乾花生意的事,要不要招人得問我乖兒子,不然我乖兒子會不高興的,還有,建房子也要問我乖兒子,房子是我乖兒子要鬨著建的。”這招的人都是他乖兒子發工錢的,他管不著啊,又不是他發工錢。
小三聽了眼睛一亮,他還擔心周老爹和劉氏會處處管著呢,放權好啊,這樣他們就不會束手束腳的。
村長都要氣結了,沒見過這麼寵兒子的,這麼大的事居然都要問兒子,到底誰是老子啊!
“周助人呢?”
劉氏誇道:“我乖兒子睡午覺去了。看看,我乖兒子多乖,不吵不鬨的,白天中午睡一覺就行,精神特彆好。不像彆人家的娃,白天鬨騰一會兒就睡覺,睡醒了又鬨騰,在外麵留著口水都能睡著,睡覺沒點規律的,讓人瞎操不少心。”
之前她還擔憂過一陣子呢,他家小兒子和小景怎麼沒那麼貪睡,後來見他們身體都棒棒的,精神也好,也就放下了心。
村長一聽更氣結了,你們確定要這個奶娃娃來決定怎麼招人?
小三笑道:“村長,我小叔是睡覺去了,這不還有我嗎,爺奶,讓我來招人好不好。”
周老爹一想,家裡這三個小的處得非常好,連錢都放一塊去,也就準了。
“行,那等下你挑吧。”
彆問周老爹為啥知道他們三個的錢是放一塊的,因為他是聽他們房裡的其他人說的,而且他也偷看過他們三個數錢。他們家的娃手裡這麼多錢,他不經常看著,被人騙走了怎麼辦?
村長說道:“那你們家什麼時候挑人,我和村裡人說一下。”
周老爹說道:“就等下,你叫村外的人還有本村的人在廣場上等著,等下我們家過去招人。”
村長站起身道:“那行,我去通知他們。”
小三趕緊吩咐道:“七叔,你去拿兩本本子出來,等下要登記。大叔,你們幫忙搬兩張長條桌過去,還有凳子。”
劉氏問道:“小三啊,這長條桌這麼長,夠用啊,乾嘛要搬兩張。”
小三笑道:“奶,等下我們招乾花生意的人和家裡免費招工的分開招。乾花生意的我們自己招,免費招幫工的爺來挑,爺高興愛挑誰就挑誰,看不順眼的就不要。”
劉氏糾結道:“你們乾花生意不是夠人手嗎,還要招人啊?”
小三笑道:“奶,不夠,我們都打算建廠房了,肯定還要很多人手,人手多,產量才多,才能賺更多的錢。”
劉氏呢喃道:“這樣啊。”
然後又叫道:“幫我也搬一個長條桌,老七,我也要個本子。”
小三嘴角一抽,不明白他奶又湊啥熱鬨,不過,隨她去吧。
小三的話周老爹聽了很高興,等下他們周家就要招工了,多威風的一件事,他可以擺擺架子了。
劉氏看著她兒媳婦的這些娘家人,說道:“等下你們也跟著去,能招的會招你們,但招到了的乾活時手腳必須利落,不可以偷懶!”
周家兒媳婦的娘家人一聽可高興了,激動道:“謝謝親家母,謝謝親家母!”
他們閨女嫁得好啊,他們都能跟著沾光走後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