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種田記!
笄、簪、釵三者的作用都是用來固定頭發的,而釵與簪的區彆則是,簪一般都是一股,而釵則是由兩股或多股簪合成的。
釵出現之後,慢慢就開始取代了簪。那些名門望族,或者宮裡的嬪妃的釵上麵一般都會鑲滿了名貴的寶石,而普通老百姓則隻會戴荊釵,拙荊也就是這麼演變而來的。
除了綰發之外,釵在古代一般還被當做情侶之間的寄情之物。古代夫妻在贈彆的時候,女子會將頭上的釵字一分為二,一人拿一隻,直到重逢後再合在一起。
古代還有一種頭飾叫櫛(zhi),櫛又叫篦,起初是用來梳頭發用的。據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人幾乎都使用過,就是用那種齒子很密的梳子,不少人用篦子抓過頭上的虱子。
篦除了用來梳頭發,最初還是被用來撓癢癢、去除頭上汙垢的,畢竟在過去那個不能剪頭發的時代,天天洗頭真的要累死了。
一般女子都是隨身攜帶篦的,所以為了省去麻煩,漸漸地人們就直接將篦插在頭上。唐朝更是戴篦的盛行時期。
篦通常都是使用金銀、玉石等名貴材料製作而成的,一般都是插在前額或者後腦勺。
古代的發飾雖然不及現代什麼都有,但古代的頭飾種類也挺多的,除了上麵最基礎的,比如還有東珠、華勝、步搖、鈿等。其中華勝裡麵就使用了點翠、燒藍等工藝,做出來的飾品都很華麗精美。
也不知道現在他所處的古代的飾品首飾市場是什麼樣的。
小三把她姐前麵的劉海剪成了齊劉海後,用梳子把她的頭發梳柔順了來,看了看還不錯,萌萌噠。
小三問道:“有沒有寬一點的粉色發帶。”他姐穿的是粉色的衣服,還是配粉色發帶好看。
三丫拿了一條粉色發帶遞給小三,說道:“都是這麼寬的,沒得挑。”
小三說道:“行吧,將就著用著,今後我教你們剪一些發帶出來,染一些好看的顏色。”
四丫開心道:“好,小弟,今後你教我們。”
周助嘴角抽了抽,這家夥到底在精神病院學了啥。彆告訴他,這家夥還會diy發飾,古風、jk、洛麗塔啥都會。
小三看著這發帶也犯難了,沒有發夾啊~
他們上次給她們買的發夾就是一發釵,小孩用的小型發釵。雖然發釵也能固定發型,但還是沒有現代的那種發卡夾子方便。
他乾脆把他姐耳邊各抓了一束頭發用紅繩綁了起來,綁好後,兩束頭發抓到了後麵再用一條紅色發帶綁了起來,打了個蝴蝶結。
接著,拿了一條粉色發帶從他姐左邊的綁起的頭發裡穿過去,繞過頭頂再把發帶另一邊從右邊傳過去,拉緊後,挑了一對紫色頭花帶絲帶的發釵把左右兩邊固定好,這樣她頭上的粉色發帶就不會鬆了。
兩邊多出來的粉色發帶他再螺旋式纏繞著剛剛綁好的兩束頭發。想了想,他還是把後麵的紫色發帶拆了,直接用兩頭的粉色發帶交接綁起來,剩下的一點長度剛好綁一個蝴蝶結。
最後再把他姐剩下沒綁的頭發梳柔順來,挑了一個紫色頭簾在後麵蝴蝶結下麵一掛,搞定!
小三把頭花上的紫色絲帶披在他姐前麵,說道:“姐,弄好了,你現在就是個小仙女,可漂亮了。”
大丫她們也亮晶晶的說道:“是啊,好漂亮,四丫。”
還好她們的眼光還算正常,對美的事物懂得判斷,小三頓時得意了。
四丫興高采烈的跑去那麵破銅鏡麵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