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五穀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
一種指稻、黍、稷、麥、菽。
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
兩者的區彆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
他們這邊種植的就是第一種五穀,但是,他們這邊同時也種麻,種得不多而已,夠自己家裡用就行。因為野生的大麻多,有些人家壓根就不種。
稻,是指水稻,聽他爹說,有的地方因為地理環境因素也種旱稻。旱稻也叫陸稻。
他們南邊就是以種水稻為主的。
黍,亦稱“稷”、“糜子”。黍去殼,就是黃米,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可以釀酒、做糕等。
他們這邊種的黍大部分都是用來賣錢的,剩下的留著自家做糕點吃。今年他們家就種了三畝的黍。
稷,又稱粟,生長耐旱,品種繁多,俗稱“粟有五彩”,有白、紅、黃、黑、橙、紫各種顏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
中國最早的酒也是用小米釀造的。粟適合在乾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區生長。其莖、葉較堅硬,可以作飼料,一般隻有牛能消化。
他家種的稷是自家吃的,種的也不多。
麥,有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子實主要作糧食或作精飼料、釀酒、製飴糖等。稈可用於編織或造紙。
他們家今年種了五畝的小麥,也是留著賣錢的,就留一點家裡吃。
菽,豆類的總稱。
他們這邊種的菽主要是大豆,而且種得特彆多,賣不出去,都是留著自家吃。
麻,指大麻。其韌皮的纖維可以用於紡織粗、細麻布,製造繩索、麻線等,或用於造紙,籽可以榨油。
他們這邊的麻就是用來紡織布、編麻繩的。也會吃麻葉,通常用麻葉煮粥喝。麻籽有人會收購,但價格很低。
收購商收購的麻籽用來榨油,但他們這邊的麻油不是用來食用的,隻是單純的用來助燃和照明。
周助想了一會兒,說道:“爹,就做水稻吧,我想吃香噴噴的白米飯。”
周老爹寵溺道:“好,給乖兒子種水稻。”
過了一會兒,桌上隻剩他們三個人的時候。
小景說道:“彆種水稻了,種一些生長周期短的蔬菜吧,今年幽州和蒼州是不會有收成的。”
小三吃著麻辣蝦的手一頓,“什麼情況?”
周助仿佛全身掉進了冰窖裡,顫音道:“是有天災嗎?”
“嗯,水患!”小景道。
此時,三人一陣沉默。
周助突然打破沉默,“咱們家插秧的時候你就知道了吧。”
“嗯!”
小三難受極了,“你為什麼不早說!”
小景道:“本大爺早說了又怎樣,除了你們兩個還有誰會信嗎。還有,你能阻止天災人禍嗎,還是有辦法拯救蒼生?你不能,你什麼也做不到,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從早忙到晚,到最後空歡喜一場!”
“對不起,我就是難受!我不想拯救什麼蒼生,這關我屁事,我隻想咱們家的人都好好的。”小三道。
場麵又寂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