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去愛城裡的姑娘!
我們按照計劃,先辦理國稅注銷,然後再辦理地稅注銷。因為地稅裡麵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交通費附加都是按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計算出來的,所以要先解決增值稅,然後再解決附加費。當年交通費附加還要交,現在取消了,然後又增加了一個地方教育費附加。
臨近月底,大家如臨大敵,生怕哪裡弄錯了。
物流會計方詩現尤其緊張,庫房一到貨就去現場查驗,確保賬實一致。銷售會計楊叢蓉給經銷商分完貨後,方詩現又和庫管核對庫存,確保萬無一失。然後就編製開票申請單,發總部開發票。
總部知道我們正在辦理國稅注銷,也挺配合,優先給我們開發票。
發票從浙江寄到九龍市需要好幾天時間。當時的物流有郵政、申通、宅急送,還沒有現在這樣發達,很多時候都存在不確定性。有次一張大額進項稅發票遲遲未到,如果不能抵扣,該月我們要繳納巨額的增值稅。後來我們也不等了,就讓總部把在郵寄路途上的那張發票作廢,重新開了一張,讓人送到機場,走航空物流帶過來。這邊就派人在機場等著,飛機一落地,就去機場物流取件。還好,趕上了發票認證。
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製於三個方麵交通、物流和通訊。我國之所以這些年經濟飛速發展,是因為我們這三方麵都發展得十分快速。交通方麵,我們的基建狂魔並非浪得虛名,無論是公路還是鐵路,公裡數在世界上簡直是一騎絕塵,更不要說我們的高鐵了,提高鐵那是欺負他們。在物流方麵,現在一個東北四線城市的人想吃陽澄湖的大閘蟹,要活的,鮮的,順豐就能做到,更彆說省會城市之間了。中國現在的物流,無論從規模,還是從效率上講,在當今世界上,無人能比。至於通訊,這個大家都十分了解了,它是比交通和物流更早實現全國覆蓋的。以前城裡人拿個手機,很拉風,一定要站在風口,大聲的說話。有作家沒少諷刺這種現象。沒幾年,農民在莊稼地裡也可以撥打手機了。沒有初裝費,所見即所得,買回來就能用。後來取消雙向收費,改單項收費了,中國的通訊事業更是一飛衝天。說道雙向收費,現在年輕一點的朋友可能還不清楚,以前有個段子,說的是移動老總上廁所,看廁所的大爺讓他進去交一次費,出來再收他一次費雙向收費,對移動的雙向收費進行諷刺。從1g,然後小靈通過渡產品,然後2g、3g、4g,擱現在,大家連上ifi,用微信語音通話,直接就免費通話了。等到5g全覆蓋,那真是“萬物互聯”時代了。科技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哦耶!
當年我們還看不到時代會有如此巨變。畢竟,庫房裡還堆了一牆的bb機,還不知道怎麼處理。
bb機就是傳呼機。有個香港喜劇電影《花田喜事》裡吳君如飾演的角色有個“傳呼蛙”,當時已是很牛逼的存在。
後來經總部批準,邀請國稅地稅人員現場監督,我們對這批bb機進行了銷毀堆在地上,讓一輛壓路機反複碾壓。然後做損失處理了。
想起讀大學的時候,一室友扛回一麻袋bb機,神秘的告訴我,他發財了。
這些場景像蒙太奇一樣劃過我的眼前。
還好,雖然忙亂,但沒有出錯,我們按照預定的時間完成了清庫、發票認證和增值稅申報。
1號,國稅局大小官員到公司來檢查,公司組織了隆重的招待。經檢查,公司達到國稅注銷條件,準予注銷!
一紙紅頭文件到手,大家興奮異常。當天晚上郭總監組織大家好好的吃了一頓,以示慶賀!
在提杯的時候,郭總監說道“最關鍵的一步,我們邁出去了,在大家的通力配合下,圓滿完成任務。下一步,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大家不要掉以輕心。”
是的,僅僅一紙文件,隻是說明我們達到了注銷條件,同意我們注銷。要完成注銷,還得驗發票,驗開票機器,查賬,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少。
我完成稅務申報後,立馬聯係國稅局負責稅務係統管理的人,用車把他拉到公司,驗發票。
這是個年輕的小夥子,來了後,把紙質發票和係統發票進行了十分仔細的比對,用了大半天時間才比對完。檢查無誤後,當場將未開具的發票剪角作廢,然後出具驗收合格的證明材料。
等他這塊兒完事後,我立馬聯係國稅局專管員來公司查賬。他來的時候另外還帶了一個人一起過來。專管員對我們公司比較了解,要了三年的賬本,簡單翻了翻,複印了一些資料就算檢查完了。
各項檢查完畢,我再遞交正式的國稅注銷申請,一直批到市國稅局。
這次審批是個很漫長的過程。郭總監對我說“你上班就去稅務局,不用來公司打卡,下班就回家。什麼時候拿到注銷批文了,什麼時候回公司來。”
領導們是很忙的,我也不能預約,就蹲點兒,看到領導回來了,就過去談事兒。
我是兩眼一抹黑啊,好多人我都不認識,就憑嘴甜,各種打聽。這正反兩麵的審批表全蓋完章,著實不容易!
國稅注銷告一段落了,然後就忙活地稅注銷的事。
由於已經拿到國稅注銷的批文,再去地稅辦理的時候,居然一路暢通,確實很意外。
待國稅和地稅都注銷了,郭總監卻高興不起來。為啥?這邊還得注冊登記呢!
那邊已注銷,這邊未注冊登記,公司買不到發票啊。這一車一車的發貨,這麼大個公司,竟然開不出發票!說出去彆人都不信。
注銷的時候,公司和稅務局打交道多年,相互之間還有個交情,這要注冊登記了,全是生麵孔,什麼都得按流程來。至於流程是怎樣的,誰也說不準啊,因為流程一天一變,總之,缺資料。至於缺什麼資料,也不是一次告知,待我好不容易逮到審批的人了,他一看資料,隨手指出缺少某一個資料,就忙彆的去了。
有一天,我正在排隊等待,一個老奶奶在那裡罵人,她說她70多歲了,因為這點事,這熱天冒火的來來回回跑了7趟了,還沒完事。被她罵的那個小夥子態度倒很好,他對老奶奶說道“我說老奶奶啊,前麵是誰告訴你的我不清楚,但你這個資料真不全,我沒法給你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