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屬巨龍分身!
但是在雲室外的蓋革計數器,上麵顯示周圍輻射,隻有阿爾法射線強度。
蘇辰往錄音機放入空白磁帶後盒上,打開監控,按下啟動鍵開始記錄。
“第一次雲室晶體粒子實驗,現在開始。”
“目標來源,隕石中心,隕石年份分析,?,晶體元素誕生年份分析,未知。”
(問號代表存疑)
“隕石剝開一部分,露出翠綠色的晶體,經過對晶體切割實驗和折射儀證明,這種晶體並不是翡翠,甚至不算硬玉類礦物。”
“我對隕石外表的金屬做了測試,在通電後發現金屬褪去了磁性,重新在通電磁化後才恢複了磁性。”
“總結,對這些金屬的性質需要再進一步探索。”
“將晶體放入雲室我走了三十分鐘後,晶體在電場刺激下,出現放電\電湧現象。”
“同時在雲室裡觀測到粒子行徑霧珠,觀察到放電現象再次出現時,同樣出現,確認為常見伴生特點。”
“我走後九十分鐘,晶體不再出現電湧現象,並且顏色變化,從翠綠色變為透白色。”
“這一點很奇怪,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雲室內的霧珠出現瀕率極快上升,值到蓋革計數器破裂。”
“蓋革計數器破裂後,晶體忽然懸浮了起來,並且放出光茫和幅射,雲室外的主蓋革計數器,破裂陣亡,兩個副蓋革計數器啟動。”
“現在,可以看見無論是”
雲室內,還是雲室外,兩個蓋革計數器上的強度,都在下降。”
“我雖然很想等幅射到達無害的範圍,不過我覺得我等不了那麼久,繼續實驗吧。”
“這些現象出現,都是在常溫下進的,我想我應該弄的對照組,至於這個對照組,應該是低溫。”
蘇辰口中的低溫,威雲遜雲室也是可以做到的。
威雲遜雲室傳統製冷方法有兩種。
第1種,是在雲室壁外的夾套中,加入酒精和乾冰。
第2種,是使用製冷壓縮機,將蒸發管繞焊在雲室壁外側,直接使雲室降溫。
相比第一種,第2種取消了夾套,操作雖然較方便,但是雲室溫度會有較大的波動,這會使冰核活化溫度難以確定。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設計容量為20l的冷媒夾套,將壓縮機製冷的蒸發管路,螺旋狀布設並浸泡在冷媒中。
而冷媒采用1比1的乙二醇水溶液,以此避免酒精蒸汽,對冰核活化的抑製作用。
這種配比的冷媒溶液,在高於負35度時就不會出現結晶,所以不會影響其熱傳導效率,能很好地解決了雲室溫度的波動問題。
而最低製冷溫度,可以達到負28度左右,完全可以滿足一般實驗和檢測的要求,現在這個要求自然也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