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屬巨龍分身!
氧化物溶於水後,會呈現堿性或酸性性質。
在過去的半年,在巨龍群島這個世界的地下礦脈尋找食物時,蘇辰在挖掘中,發現了大量金屬元素礦脈。
其中,絕大多數違背了地球上出現的規則,它星大量伴生於魔晶礦脈邊上。
尤其是蘇辰還在其中一個標號為006的魔晶礦脈裡的伴生礦脈中,蘇辰在這裡發現了大量超走元素與鐵、水晶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體。
所謂的超走元素,其定義是原子序數大於92的27種元素,都統稱超走元素,所以又被叫做走後元素。
地球上的超走元素,幾乎都是由人工核反應發現和製取的,隻有極少的超走元素存在於自然界。
如啊呸244,僅在氟碳鈰鑭礦中發現有微量存在,而在走字決礦中,更是隻發現了微量的啊呸239和鐵字旁的拿237。
而地球上從93號鐵字旁的拿到97號鐵字旁的咅,都已製成單質。
它們都是銀白色的脆性金屬,易溶於稀酸。
但是在006魔晶礦脈邊的這個伴生礦脈裡,蘇辰不僅發現了超走元素的大量存在,還發現了地球上還未發現的119號元素類鈁uue、120元素類鎂ubn。
119號元素類鈁uue,是地球上暫未合成出的化學元素,它的原子序數是119,在元素周期表中,它是s區元素堿金屬,也就是第八周期的第一元素。
因為類鈁119具有強烈的放射性特征,所以蘇辰並沒有以類鈁為主體,製造出單一金屬板。
120號元素就例外了。
120號元素類鎂ubn,也是地球上暫未合成出的化學元素,原子序數是120。
在元素周期表中,120號元素位於第8周期iia族,屬於堿土金屬之一。
堿土金屬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2a族元素,包括鈹be、鎂、鈣ca、鍶sr、鋇ba、鐳ra這六種元素。
堿土金屬在自然界均有存在,前五種含量相對較多,而鐳為放射性元素,由瑪麗·居裡和皮埃爾·居裡在瀝青礦中發現。
堿土金屬的共價電子構型是ns2,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形成+2價陽離子,表現強還原性。
而鈣、鎂和鋇在地殼內蘊藏較豐富,它們的單質和化合物用途,都比較廣泛。
類鎂與類鈁不同,蘇辰根據yurioganessian的研究和穩定島理論,找到了它的固體原形態類鎂以及氧化、氫氧化物化合物。
這些形態都不具備放射性特征,所以蘇辰成功從類鎂與鐵、水晶的化合物中,分離出類鎂,製造成了單一金屬板,而它的味道,吃下去則和土豆味道相似。
而類鎂的氧化態為+2,其單質為灰色和白色相間的金屬,硬度會比堿金屬略大,導電、導熱能力也良好。
但是類鎂非常容易同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二氧化碳作用,它會在表麵形成氧化物,和碳酸鹽,失去光澤。
類鎂的氧化物熔點則較高,要2100度,而氫氧化物顯較強的堿性,鹽類中為離子晶體,但是溶解度較小。
yurioganessian的研究,指的是他們用40ca轟擊262lr得到了302ubn。
在2002年,yurioganessian在杜布納的團隊,於聯合核研究所中,首次發現並觀測到uuo原子的衰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