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國書而來的使臣,正是大明人民熟悉的老朋友三休。
而這次,三休顯然不是衝著辯論而來的,他來出使的唯一目的,就是代表蕭芹,代表日本,認慫。
國書中所寫極為謙卑,極儘禮敬,從裡到外隻表達一個意思服了,認慫了,求大哥放一條生路。
嘉靖眯著眼睛,看著朝堂百官。這是一次緊急召集的大朝會,專為應對日本使臣求藩屬之事。
蕭風和三休在朝堂上再次相見,彼此感慨良多。蕭風風采依舊,三休卻看著老了許多。
如果不是三休不配有滿頭白發,那他看起來一定會比現在還要老,他的胡子已經全白了。
“當日一彆,天師風采依舊,貧僧心中卻是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蕭風笑了笑“你既希望我好,又希望我不好,對吧?”
三休訝然點頭“天師果然神人也。站在朋友的立場上,我希望天師一切平安。
站在日本首相的立場上,我希望天師哪怕不死,至少也要在朝堂中失勢,能隱居山林最好。”
蕭風心想,你這就是典型的“既怕朋友過得苦,又怕朋友開路虎”,有什麼難猜的。
三休看著蕭風,無比誠懇的說道“此次來為日本遞交國書,實乃真心歸附大明,絕無虛假。
還請天師網開一麵,不要從中作梗,給日本一條活路,則滿國百姓,感激不儘。”
蕭風也看著三休,淡然道“我相信你是真心歸附,至於日本滿國百姓的想法,我隻信一半。
可對我那芹哥,我是一點都不信。他不過是無力再戰,因此用出這一招緩兵之計罷了。”
三休連連搖頭“天師,大明如今何等強盛?相比之下,日本國力凋敝,人口稀疏。
若說數年前蕭芹有吞並大明之意,我不敢否認,可如今這般情形,他又不是瘋子,哪裡還敢妄想呢?”
蕭風笑了笑“你還是不了解蕭芹是什麼人。他如今的情形並不是他最慘的時候。
他最慘的時候,賴以成事的四駕馬車,草原,苗疆,藏區,女真,被我一一掀翻,白蓮教也煙消雲散。
他身邊隻剩下一個蕭無極,還被我殺了,雲姑娘也被我搶了。他孤身一人,遠渡重洋,奔赴日本。
除了嚴世藩給他留的錢財和幾個死士外,他一無所有。他腳下的船在抖,他身邊的水在流。
就連那種情況,他都沒有放棄,一步步登上日本天皇之位,其內心何其堅韌強大,豈是輕言失敗之人?
何況如今他雖然境況不佳,但至少一國在手,國中還有礦產可用,隻是人口少,兵源少罷了。
假以時日,等到這批孩子長大了,他必然還會尋找機會,反攻大明。蕭芹的胃口,不是一個日本能滿足的。”
徐階皺眉道“萬歲,本來蕭大人立了軍令狀,如今國庫也有了錢,臣實在不該再阻攔征討日本之事。
可從漢朝以來,曆代政權對俯首稱臣者,都不會再斬儘殺絕了,除非對方出爾反爾,才會派兵征討。
如今日本舉國來降,願納貢稱臣,永為藩屬。大明若是不允,反起大軍征討屠戮,隻怕諸藩屬國心寒啊。”
三休連連點頭“徐首輔所言極是,微臣出使之日,日本全國百姓,夾道相送,揮淚如雨,哭聲震天。
皆言此行微臣若能附藩成功,則家家燒香拜佛,祈求大明國運昌隆;
若微臣不能成功,則大家都要出海逃亡,寧可葬身大海,也不願死於大明刀槍之下。”
群臣聽後,無不動容。讀書人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容易和彆人共情,且容易展開聯想。
曆史上,漢人也曾無數次地麵臨敵人入侵,敵軍勢大時,那種驚恐而無力反抗的感覺,一代代刻在了基因裡。
所以每當漢人強大起來後,麵對敵人的投降和求饒時,總是比較寬大的,這也是儒家一貫講求的寬恕。
儒家不是佛家,不講究以德報怨,但儒家講究以德服人,講究武德,不殺降就是其中的一種。
當然如果投降之人過於危險,像唐後主李煜這樣的,那還是要偷偷弄死的,但決不能光明正大地乾。
如今日本舉國而降,且極其高調地通知了大明各屬國,甚至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也是為此。
現在的大明和日本,都已經在眾目睽睽之下了。日本說,我服了,我認慫,求你彆殺我。大明該怎麼辦?
嘉靖也有些猶豫了,天朝上國,恩威並施,名聲是很要緊的。如果他真不在乎名聲,當初也不會弄嚴嵩當擋箭牌了。
嘉靖看向群臣,群臣一番議論後,內閣一起站出來,步調一致,口徑一致。
“萬歲,日本既已投降,甘願俯首稱臣,永為藩屬。臣等以為,當派遣天使,斥責其以往惡行。
同時曉諭各國,彰我大明國威。同時要求其納貢,每年,嗯,不少於一百萬兩!”
三休趕緊說道“這是自然,既然稱臣,必將納貢,日本雖窮苦,但就是砸鍋賣鐵,也一定湊齊銀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嘉靖沉思著,沒有著急表態,但心裡還是比較滿意的。實話實說,大明最強盛時期,也曾有過不少藩屬國。
但這些藩屬國,向來都是指望著大明給錢的,從來沒有給大明送錢的。他們的納貢,都是象征性的。
送一些土特產,比如大明沒有的野獸飛禽,就說是什麼山海經裡的祥瑞,大明為了麵子還不能不要。
還有的沒啥土特產的,就會弄幾個本國的美女送來,聲稱是貴族公主,反正你也驗不出來。
然後大明就得大手筆地賞賜對方,至少要翻倍賞,關係好的還得翻好幾倍,不能顯得太寒酸了。
扯淡的是這些使臣都不要大明的土特產,也不要大明的美女,他們要求,一切賞賜請折現。
所以大明原來和藩屬國之間的關係,就像某些子女和父母的關係一樣。拎串香蕉帶著孩子回家看一眼,然後就說爸,媽,我家買車還差點錢……
自從蕭風帶兵東征西討後,大明和藩屬國之間的納貢製度才變得正常起來,雙方至少是不賠不賺了。
但直接給大明送錢的藩屬國,還從來沒有過。畢竟好說不好聽,搞得好像我堂堂大明缺那倆錢似的。
如今內閣獅子大開口,要日本歲供一百萬兩白銀,而日本也居然全盤接受,當真是前所未有的事兒。
嘉靖看向蕭風,意思是差不多得了吧,蕭風淡然一笑,開口道。
“日本要納貢稱臣,可以,不過畢竟日本之前為禍大明,不能不加以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