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我們的戰機是第一代,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對戰機越了解,越有利於咱們的試驗訓練。”李海說。
毛樂樂撓著腦袋,說,“咱們用專門的教材啊,你看的是機務專業本科第二年的教材。”
“你也知道啊?”李海回頭,笑著問。
毛樂樂說,“我好幾個同學讀的機務專業,他們都是招飛的時候體檢沒過的,退而求其次乾了機務。”
“嗯,你說得沒錯。”李海說,“我的想法很簡單,越了解飛鯊戰機的性能,飛起來就越有把握,當然包括機載火力控製係統。”
毛樂樂深深記下了,重重點頭,頓感壓力更大了。李海可是他們這些生長班飛行員裡的佼佼者,而且還當過護衛艦的艦長,人家這麼利害還這麼努力,如何不讓這個菜鳥壓力山大。
他本想躺會兒的,這會是一點不覺得累了,也拿出帶過來的書學習起來。
這間第一次有了人味的宿舍很快安靜下來,隻剩下翻書的聲音,和做筆記的刷刷聲。
和他們一樣的是,朱煒和洛隼也沒休息,兩人碰頭,卻不是學習,而是討論訓練計劃。他們一個是組長一個是副組長,彈射起飛試驗訓練項目他們負責,既是組織者也是執行者。
這個基地改建期間,他們就經常往這裡跑,對情況非常熟悉。
看到朱煒又點了根煙,洛隼說,“少抽點,肺活量該受影響了。”
“問題不大。”朱煒吸了口,緩緩吐出來。
洛隼搖頭笑著說,“我是真的羨慕你們這些長期在高原飛的家夥,肺活量強得很。”
“要比你們早三年停飛,有什麼好羨慕的。”朱煒笑道。
朱煒先是在空二師服役,後來調到西部鷹隼旅,幾年後加入了飛鯊部隊,而西部鷹隼旅是正兒八經的高原部隊。
“先搞一個月的基礎訓練,再轉入起飛訓練,穩妥點。”洛隼看著製定出來的訓練計劃草稿,提出意見。
朱煒拉了一下時間線,道,“現在是八月底,今年滿打滿算四個月,總部要求今年要拿出訓練大綱草稿。搞一個月的基礎訓練,時間有些長了。”
“李海離開了航空兵部隊這麼久,毛樂樂又是新飛行員,基礎訓練不搞紮實,後麵容易出問題。”洛隼說。
顯而易見,對他們這些擁有豐富殲-15飛行經驗的老海鳥來說,不存在基礎不牢固的問題,而李海和毛樂樂的實際情況擺在那裡,洛隼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張總讓他們倆加入試驗訓練組,當然是有全盤考慮的,否則全部安排老飛行員過來不是更好?所以,你的擔心不存在。我主張,就搞一個星期的基礎訓練,結束之後直接上彈射。”朱煒堅持自己的意見。
洛隼仔細思考了一陣子,意識到自己有些瞻前顧後了,這種思想在試驗訓練這塊是要不得的,當即點頭,“好,我讚同你的意見。不過,基礎訓練效果要是不佳,必須得延長時間。”
“那是肯定的。”
到了下午三點,基地來了個參謀領著李海和毛樂樂了解整個基地的設施,尤其是彈射跑道。
參謀叫劉作飛,陸軍中校軍銜,穿一身21式作訓服,掛的是裝備發展部的臂章,是載八一軍旗的那種,而不是什麼裝備發展部直屬單位,這說明劉作飛是真的來自於裝備發展部本部。
李海從劉作飛身上感受不到什麼兵味,其談吐舉止是透著濃濃的知識分子味道的,顯然,他是高學曆的技術型軍官。
“這裡就是彈射跑道了,你們注意到兩側的滑軌沒有。”劉作飛站在彈射器滑軌一側,卻指著跑道兩側問。
李海仔細一看,兩側分彆有一條滑軌,比彈射器滑軌要長一些,便說,“看到了,那是乾什麼用的?”
“我們工棚的滑軌,我們會定期在工棚裡模擬海上環境,測試彈射器在各種環境下的工作情況。”劉作飛繼續介紹著,“這條跑道是按照三號艦的起飛跑道規格建設的,長度比二號艦的長了五米。”
他笑著看了看李海和毛樂樂,“彆小看這五米的長度,能夠增加好幾噸的起飛重量的。”
三號艦大概多大多長多寬,大家是心裡有數的,不出預料的話,標排應該是八萬噸級彆。按照大型航母的冗餘量計算,最大排水量是應該超過九萬噸的。不過,這些數據即便是下水服役,都屬於核心機密。
“最大起飛重量多少?”李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