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後,由李默森和伯頓分管的針對z國南部海域那個外星不規則物體的深海探測任務開始了有條不紊地進行,此次行動被命名為“探針行動”。
探針行動由1艘無人深海探測器、1艘載人深海探測器和1艘數據分析船組成。
z國時間,上午7時10分,所有設備和人員前往預定海域集結。
由劉翰洋分管的針對金星軌道的那個不明物體的觀測及對月球數據的分析和彙總工作也陸續展開。
在與7國航天部門對主要衛星的遴選工作結束後,劉翰洋將分彆與z國航天部門、國航空航天局以及歐空局對接,組織實施對位於月球表麵的“月星”5號月球探測車的接管及實施對歐空局“費斯”號金星探測器的變軌工作。
變軌後的“費斯”號所探測的目標就是海底那個神秘的不規則體。
經過3天的協同工作,劉翰洋順利完成了對“月星”5號月球探測車的接管,他本應立刻前往位於尼黎的歐空局總部著手實施對“費斯”探測器的變軌工作。
可在他潛意識裡,對於z國南部海域那場短暫的接觸還不明晰的情況下,就貿然進行深海探測,還是多少令他有些擔憂。
但不實施探測又無法查明那個不規則體到底來自何方?目的是什麼?
總之,他隱約地感到一種莫名的危險,可又沒有具體可代替的方案,但他仍希望對那次南部海域的接觸事件有更多的了解。r全息影像再建係統。r全息影像再建係統是基於量子力學的一種影像還原技術,它可以將已經發生的但沒有被影像攝錄的事件,通過量子化處理來還原事件的整個過程。
通過采集行為人往昔的影像資料、性格特征、處事方式、臨機應變能力、冷靜指數,行為模式等參數指標,經量子化處理後,以概率學的方式再現事件的原始影像。
還原的準確率為9095。
這套儀器原本是劉翰洋用來還原雙縫乾涉實驗的無意識觀測而研製的,另一個用途就是發現和模擬再現)係外行星的環境影像。
之前,這一係統曾幫助過勒內尋找珍妮蹤跡的時候運用過,但當時的技術還很不成熟。之後,劉翰洋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升級和改進,使得這一係統日臻成熟和穩定。
劉翰洋決定找到周芸,通過搜集周恒祥大校以往的影像資料、性格、處事方式等參數,通過r全息影像再現係統還原當時所發生的一切,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探針行動”在z國南部海域如期開始,李默森和伯頓所搭乘的數據分析船及1艘載人深海探測器遠在作業區域50海裡之外,這已經被證明是安全距離。
隻有無人探測器深入到50海裡範圍之內,對不規則體實施深海探測任務。
一旦無人探測器遭遇不測,將啟動探針二號,即載人探測器接替無人探測器的後續工作。
但這仍將是一項極其危險的任務,無論無人探測器還是載人探測器均有可能遭到不規則體的襲擊。
即使如此,“探針行動”仍必須得進行,因為除此之外,根本沒有可替代的方案。
行動開始前,根據作業區域的相關海相資料,目標位於海底山脈的峽穀地帶,需要將探測器在距離目標60海裡的區域提前投放。
潛入海麵後,探測器將繞過海底的山峰,從峽穀的一側接近目標。
李默森和伯頓的望遠鏡裡無人探測器從海麵上漸漸消失了,消失在暗流湧動的波濤之中。
探測器開始下潛,在李默森眼前的聲呐儀上,變成了一個光點緩緩地下墜著。
“我現在真擔心探測器還沒有接近目標就被摧毀。”李默森不安地說道。
“也有可能不留痕跡地消失。”伯頓補充道。
另兩人感到意外的是,探測器在接近目標的整個過程中安然無恙,既沒有遭到襲擊,也沒有任何電磁乾擾,所有的儀器工作均正常。
300米的海底陽光根本無法穿透,探測器所在的整個區域漆黑一片,隻靠著其頂部的探照燈艱難地前進著...
在接近目標物體約500米的地方,從探測器傳回的影像資料很快傳送到了李默森和伯頓所船上的那個巨大的屏幕上。
這是一個龐然大物,通體泛著胡蘭色的幽光,它完美地勾勒出了這個物體的形態,但看不清它表麵的任何構造。
從形態判斷,它似乎是一個由亮光組成的巨大輪廓,就像海底一個巨大的城堡,探測器在它麵前簡直就是一個小小的光點。
兩人目不轉睛地盯著屏幕上這個巨大的輪廓體...
到目前為止,這是地球上僅有的兩名科學家如此近距離地目睹這個外星物體,他們靜靜地看著,仿佛置身於一個未知的童話世界。
突然,不規則體的胡蘭色幽光開始慢慢收縮,直至完全消失,海底陷入了一片黑暗和死寂之中。
隻有探測器上射出的那一束光散發著慘淡的光芒,照亮著前方約100米的區域。
“那個物體像是感應到了探測器。”伯頓擔心地說道。
“探測器距離它還有500米,這個距離是無法采集到任何信息的。”李默森強調。
“讓探測器加速靠近那個物體,也許,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隻能這樣了,可能會有收獲。”
探測器開始加速前進,它那細細的光束在不規則體上四處照樣著,像是巍峨的城堡上一隻飛來飛去的螢火蟲。
“還有80米就接觸到那個物體了。”李默森聚精會神地看著。
忽然,一個舞動著觸角的黑影急速從探照燈上掠過,接著是另一個。
移動速度之快,幾乎就是在眨眼之間。
不過,動態影像還是截取了其中的一幀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