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師弋在柳國之時,柳國之內就有一種傳言。
據說,當年在丸山的那處元晶礦脈。
之所以能夠被發現,其中柳國土屬性修士就占據了很大的功勞。
而在勘探完成之後,雁國方麵卻隻願意付出一丁點報酬,就想把當初探查出礦脈的柳國修士給打發了。
丸山是在雁國境內,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柳國修士被打發了,也隻能是無可奈何。
不過,在返回柳國之後。
這些修士越想越氣,就開始傳播雁國勢力如何不講信義。
這件事情很快就傳入了廣陵派的耳朵裡,有心之人召那些曾經進入丸山,勘探元晶礦脈的修士稍一打聽。
通過這些人,在知曉了那元晶礦脈有著驚人的儲量之後。
於是,廣陵派就以此為由,發起了對丸山礦脈的爭奪。
雁國和柳國之間的戰爭,也由此而來。
對於資源匱乏的柳國而言,對外擴張和掠奪,是緩解資源緊張的唯一辦法。
尤其是元晶用途廣泛,它不僅是修真界的通用貨幣,而且還是最為泛用的一種消耗品。
內用可以補充修士體內的天地元氣,外用可以充當傀儡、法陣等等裝置的能源。
元晶可以說是修真界當中,完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修真界沒有了元晶的存在,就和凡間的人類,退回到不會用火的原始社會一般無二。
元晶之所以如此泛用,就是因為天地元氣的性質十分的穩定且溫和。
而人為製造的雷核、火核,它們雖然手段類似於元晶。
並且火、雷這些能量,本質上也是天地元氣所變化而來的。
但是,天地元氣的性質一旦發生了改變。
那麼,其源初所具備的穩定且溫和的特性,就會變的蕩然無存。
火核和雷核這類人造晶核,其內所存在的能量狂暴異常。
這種晶核哪怕是的對應流派的修士,也不敢直接拿起來像是吸收元晶那樣,吸收其中所存儲的狂暴能量。
並且,使用這種人造晶核作為能量來源的裝置,也十分的少見。
想要以火核和雷核之內,如此狂躁的力量作為能源。
那需要做好,裝置損耗嚴重的心理準備。
經由火核或者雷核供應能量的傀儡或者法陣,說不定稍加使用,就已經陷入損壞的邊緣了。
這種損耗程度,這是大多數修士所無法接受的。
當初師弋用雷核製造引雷針,也不是為了用雷核,作為引雷針這件法器的能源。
而單純是為了以雷核當中狂暴的能量,吸引轉移雷劫的攻擊目標,從而分擔渡劫時的壓力。
除了人造晶核當中的能量很狂躁之外,它們無法取代元晶地位。
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類似雷核、火核這種人造晶核。
它們一枚的價格,要遠高於一枚元晶的價格。
畢竟,隻有胎息境修士這種具備虛胎框架。
初步擁有大規模存儲天地元氣手段的境界,才擁有利用壓縮的手段。
去製造人造晶核的能力,這本身就是一大製造門檻。
而在這個壓縮的過程中,需要輸出龐大的能量,才能夠使能量固化形成晶核。
算上在此過程中逸散掉的能量,以胎息境修士自身天地元氣的儲量,是遠遠不夠的。
而這個壓縮的過程,在晶核完全凝聚成型之前,是絕對不能停止的。
一旦停止,能量將會完全逸散掉,則同時意味著前功儘棄。
而快速補充天地元氣的手段,隻能是吸收元晶了。
而胎息境層次,因為是中階的起始階段。
無論是對於流派特性,還是天地元氣的理解,都相對膚淺。
這使得在凝聚晶核的過程中,浪費的現象不可避免。
胎息境修士往往消耗三到五枚元晶,才能夠獲得一枚人造晶核。
因為人造晶核泛用性較窄,在初期這可以說,是完全虧本的買賣。
所以,一般情況下少有修士,會自己製作人造晶核。
也正是因為數量少的原因,當初在才國的汲魂之地。
那攤販出售雷核要價三枚碎鏡,師弋幾乎沒有還價就買了下來。
考慮到當時的特殊環境,一枚碎鏡的價值,是要高於一枚元晶半數之多的。
換算下來,那雷核可不就等於五枚元晶左右麼。
而以師弋自己為例,身為冰道修士師弋自然也擁有,凝聚冰核的能力。
作為胎光境修士,對於流派的感悟是要遠高於胎息境修士的。
可是,即便由師弋來凝聚冰核,至少也需要消耗一枚元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