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話如果套用在符策一道上,也同樣適用。
符策之所以會斷了傳承,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難學。
傳承困難,自然會的人也就越來越少了。
並且,除了難以外。
符策相比於符籙,也沒有太過明顯的優勢。
如果真的要比較的話,唯一的優勢就是符策可以反複使用。
而符籙一般情況下,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不過,這當真不算什麼。
就好像師弋曾經掌握的符鞘工藝一般,給符籙套上一層外殼,也能達到重複使用的目的。
並且,成本還比符策要低的多。
正是在競爭當中全麵敗給了符籙,符策才最終徹底失傳的。
當然,這是從整體看起來的。
如果局部去看的話,符策一道同樣也有難能可貴的閃光點。
就比如現在師弋手中的這枚玉符,它就是符策的一種。
並且是符策一道真正的集大成者,它的名字叫做八威策。
三天太上伏蛟龍虎豹山精文,名之曰八威策。(注釋1)
八威策集多種威徳於一體,它能夠放大使用者的威壓。
隻要將之佩戴在身上,僅僅隻是站在原地,就能夠給敵人極強的威懾力。
修為稍低一些的修士,哪怕隻是動一動都無法做到,隻能站在原地等死。
即便是對上同階,八威策也能將對手克製的死死的。
雖然不至於完全沒法還手,但是身處在八威策的壓製範圍內,敵人的實力也會被大幅減弱。
當然,如果隻是這樣。
那也不至於讓師弋費這麼大的力氣,也要得到它。
畢竟,師弋哪怕不使用八威策,對於同階也能夠做到碾壓。
除了上述作用以外,八威策哪怕是對上圓覺境修士,也能夠發揮作用。
圓覺境修士一旦進入戰鬥狀態,身上會爆發出極強的威勢。
這是他們一路,從屍山血海中爬到修真界頂點,所積累下來的印記和標誌。
一旦圓覺境修士展現出負麵情緒,那自然是很可怕的。
殺意、惡意、憤怒等等情緒,都會從他們身上爆發。
心智稍弱一些的人,麵對這種場麵可能站都站不穩。
說起來,這與八威策之前介紹的功能有些相似。
除了上述以外,八威策的另外一個功能就是,吸收敵人的威壓。
然後,將之轉化為修煉真意。
之前一直都在提,師弋的修煉資質比較一般。
其實,這主要指的就是悟性方麵。
畢竟,所有人的修煉門檻都是一樣的,修煉的快慢隻取決於丹藥。
真正拉開修士之間差距的,隻有瓶頸而已。
麵對瓶頸期,有些悟性高的人,輕鬆鬆鬆就衝了過去。
而有些悟性差的人,可能在瓶頸期蹉跎許多年,甚至今生隻能止步於此。
悟性並不代表聰明與否,有些愚鈍不堪的人。
反而悟性卻極高,這種東西完全就是天生的。
不過,悟性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隨著修煉真意的增加,悟性也會隨之提升。
就好像林傲等眾多重修者一般,麵對曾經經曆過的境界,他們會如吃飯喝水一般輕鬆度過。
然而,要做到這一點很難。
就連師弋自己,也是走運獲得了一枚黍珠。
在與魏交虎的戰鬥中,彌補了一些這方麵的缺陷。
魏交虎的修煉真意即將枯竭,這是師弋最發愁的一點。
如果沒有修煉真意填補悟性的不足,師弋鐵定跨不過圓覺境的瓶頸期。
而八威策的出現,補足了師弋這方麵的短板。
隻要八威策在手,師弋能夠在對戰當中。
吸收圓覺境修士的威壓,並將之轉化為修煉真意,助推師弋自己的修煉。
師弋本身不缺功法,更不缺少丹藥。
隻要修煉真意能夠填補上悟性的不足,進階圓覺境完全可以用,板上釘釘來形容。
僅僅隻是這一點,就能看出八威策的強大。
可能有人會疑惑,八威策如此之強,可以說是所有修士的福音。
畢竟,就算悟性再高的修士。
也不介意多一些修煉真意,進一步增加修煉的速度。
八威策完全可以憑借,比黍珠還強大的功能性。
以一己之力,將符策一道給撐起來。
有八威策這種可以增加修煉真意的手段,就算符策一道再怎麼難,願意去學的人也大有人在。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
八威策吸收威壓,轉化修煉真意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與敵人的拚鬥過程中。
帶著殺死對方的想法,以這種激烈輕情緒為基礎,才能轉化修煉真意。
所以,想要刻意找人,給八威策灌注修煉真意是行不通的。
而且修煉真意,也不是逮著哪個都可以用。
就好像師弋一般,想要進階圓覺境層次。
也隻有圓覺境修士的修煉真意,才對師弋有效果。
如果換成其他境界修士的修煉真意,那是半點用處都沒有。
換言之,想要讓八威策凝聚出合適的修煉真意,那就必須要跨階戰鬥。
這一個條件,就可以勸退九成九的人。
在實力與境界成正比的修真界,能夠越階挑戰的修士,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這樣的人,在中低階應該還能遇到一些。
然而,一旦到了高階。
麵對深如鴻溝一般的實力差距,當真沒有多少人能夠做到越階戰鬥。
到了這一步,即便是強如師弋,越階都充滿了風險。
當然,師弋能做到是毋庸置疑的。
畢竟,有不少圓覺境敵人,已經死在了師弋的手上。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八威策才能在師弋手上發揮作用。
如果換了其他人,這八威策也隻是一個,好看而不實用的擺設而已。
拿到了八威策之後,師弋直接將這玉策係在了腰間。
師弋與雁、才兩國勢力的恩怨未了。
接下來,想必會有很多機會,將這枚八威策灌滿。
這麼一想,與強敵爭鬥不再是負擔,師弋反而多了幾分期待。
拿到八威策之後,師弋沒有在此地多待,隨即繞回到了持國天王像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