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樣的有後勤限製的長線作戰乍一看確實可以幫程星海取得一些戰場上的優勢。
畢竟陳明的靈能還是得依托於後勤,當後勤遭到了限製的時候陳明的靈能自然也就沒辦法徹底發揮出應有的效果了。
divcass=”ntentadv”但白泉知道陳明的靈能到底有多離譜。
所以他已經準備好看樂子了。
這種規模的模擬隊長在涉及到陳明的情況下肯定得找他作為裁判,他到時候絕對讓陳明靈能全開。
陳明的靈能在後勤方麵的恐怖他也是知道的。
所有的物資能瞬時進行傳輸,所有工業設備能夠像被那些陳明控製的飛船一直保持超載運轉。
並且建立起一個完整的飛船生產工業體係的時間也隻受到陳明的精神力的限製,當然還有陳明自己的技術的限製。
但陳明的技術水平在這種基礎工業上白泉還是比較相信的。
所以到時候……
他已經能看到程星海一方被陳明拉起艦隊平推的模樣了。
就是不知道陳明有沒有空參加這種需要深度意識連接的長線作戰了。
當然如果陳明願意參加,並且在大概率贏下這一場之後。
回頭白泉也會找鍛煉指揮能力的借口限製陳明的靈能在模擬中的使用。
陳明的靈能隻要能限製住一些,程星海應該是能把握住贏的機會的。
兩人最好有輸有贏,多打幾把。
這是他現在最想看到的局麵。
在陳明這邊。
雖然他被程星海帶去模擬打架了一個小時,但問題不大,反正結束的很快。
就是這種規模的戰鬥對於指揮能力的鍛煉並沒有什麼好處,看樣子回頭就算白泉不在他也得主動對自己做出一些限製了。
當然這是之後的事情。
現在陳明還是繼續統計起了自身的情況。
首先自然是陳明目前手頭上最容易統計的流動資金,總計187億,用於臨時據點的維護和物資的購入。
其次就是陳明所控製的飛船。
護衛和驅逐現在基本上可以不統計了,畢竟在臨時據點建立起來之後,那些本來還算不上屬於他的餘輝的飛船已經徹底歸於他的名下。
不過巡洋艦還是有統計一下的必要的。
陳明目前擁有人類巡洋艦五艘,包括一艘星塵級,一艘至高點級,兩艘捍衛者級和一艘巨像級。
其中一艘捍衛者雖然被陳明打算喂給蟲後了,但蟲後目前還沒吃,所以暫時還算在他有的巡洋艦裡。
而邵楊之前答應的那艘至高點目前還在路上。所以暫時還沒必要計算進去。
除了人類巡洋艦以外,餘輝巡洋艦陳明也有四艘。
輝煌級、輝耀級、折光級和閃爍級。
輝煌、輝耀和閃爍都是買餘輝送飛船得來的。
折光級倒是當初陳明配合白泉入侵餘輝巨型船塢的時候,通過超凡間接控製的巡洋艦。
作為目前陳明手頭上體型最大,質量最高的飛船,被hr開著負責臨時據點的安保。
而機械族的飛船一共有四艘。
其中三艘機械族巡洋艦的型號名字都是非常普通的【機械族標準機巡洋艦】,明顯的製式飛船。
擁有狹長的艦身和分布在前中後三個位置上的大型武器。
三艘飛船總計九門大型武器都是大型實彈電磁武器,看得出來機械族很喜歡這種類型的武器。
除了和機械族地麵單位一樣擁有納米級機器人負責飛船內部的維護以外,其他的沒什麼特殊的地方。
戰鬥力方麵也比較中庸,沒有特彆的價值。
以至於陳明都有考慮過要不要把機械族的飛船拿去喂給蟲後,而不是拿捍衛者去喂。
但陳明考慮了一下蟲後自己的生物飛船裡本身就留下了很多的空腔用於給各種蟲子活動,而不是純粹的實心的有著生物飛船樣貌的純粹單一的生物。
所以還是拿有著類似結構的人類的巡洋艦去喂蟲後好一點。
然後機械族的另外一艘飛船,也就是陳明從機械族的城市裡帶走的,作為城市核心的【機械族標準級殖民艦】。
被陳明控製然後利用靈能修複成了它最開始的模樣之後丟給了輝煌。
輝煌會想辦法從它身上得到足夠的殖民技術,用於將來陳明真正殖民的時刻。
說起技術。
陳明手頭上的技術也可以算作綜合實力的一部分。
畢竟反物質技術和超空間躍遷引擎技術的專利能夠提供大量的資金,提供後勤保障,當然能算作實力的一部分。
其實陳明手頭上還有一個高價值的技術,就是當初弄到的新星級無人戰列巡洋艦的藍圖。
陳明當初腦子一熱,就硬扛著已經連續高強度用了兩天靈能接近崩潰的大腦和身體強行奪取了這玩意。
然而它到了今天都沒地方能發揮出它的作用。
隻能說超凡其實是會製造主力艦的,隻要給它提供足夠的環境。
但陳明可弄不來一個巨型船塢,所以這個技術也就隻能先擺著,等真的能製造地那天再拿出來看。
除了資金、飛船、技術以外,不動產應該也可以算作是綜合實力的一環。
提起這個,陳明就想起了海盜空間站的六號空間臂,這是海盜空間站那邊用於發電的空間臂。
雖說陳明當初純粹就是為了恢複空間站被破壞的電力係統才安排了餘輝過去控製。
但後麵那場意外都結束了,公司那邊明知道陳明做了什麼也沒提起。
搞得陳明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了,總之就這樣留著吧,指不定哪天意外地就派上用場了。
而陳明目前手頭上控製的不動產除了空間站那邊的以外,最重要的肯定要數臨時據點。
雖然臨時據點那邊隻有一個閹割版的擁有簡單的維護運輸功能星港和一個巨型倉庫。
但臨時據點裡的餘輝才是這個據點最為重要的地方。
到目前為止陳明手頭上擁有的餘輝數量仍舊在五萬以上,即便在兩個月的探索過程中不斷地有餘輝在外損失,在總體的規模麵前損失還是比較輕的。
這五萬出頭的餘輝裡有接近四萬八的伽馬級餘輝和三千出頭貝塔級餘輝,以及五個阿爾法級餘輝。
是陳明前段時間真正的全部家底。
不過現在不同了。
現在,隨著陳明在開拓路途上的努力,他手頭上還多了兩份家底。
一份機械族,一份蟲族。
並且這兩份家底也在陳明的努力中不斷地擴大著。
機械族從一開始僅僅隻有那個那個孤立城市中的四萬多個體,在加上了陳明後麵從機械族殖民地搶來的三萬個體後數量已經漲到了接近八萬的程度。
這數萬的機械族被陳明安置到了城市中,讓這個本身已經廢棄了多年的城市重新煥發了生機。
並且這個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對那個文明來說隻需要存在就足夠了的城市。
所以在陳明這段時間利用靈能修複整個城市後,他發現城市裡的所有機械族需要的一切都是可以自給自足的。
哪怕是納米機器人也一樣。
陳明在城市裡找到了一個工廠。
一個隻需要輸入一些材料,就能夠自動輸出可以給機械族使用的納米機器人的工廠。
隻可惜整座城市也就隻有一個工廠,和其他的本身就規模不大的城市裡的工業設備相比更小了。
所以目前納米機器人還是機械族發展的主要的限製。
但隻要轉念一下,陳明就發現他已經賺大了。
因為這可是納米機器人的生產工廠,另一個文明的又一份遺產
本來陳明還以為這個機械族城市裡隻有那些機械族。
直到後麵發現了這個工廠後他才明白還是他太年輕了。
另一個文明隨便留下點什麼東西都是極其珍貴的,至少對現在的陳明來說是極其珍貴的。
雖然他現在完全看不懂其中的運行原理和製造方式,但陳明能使用這個工廠,這就足夠了。
隻要工廠還在他手上,他將來總是有機會徹底掌握其中的技術的。
而且當那新的三萬機械族被陳明逐漸控製之後,陳明發現他的蜂巢思維網絡裡的機械族數量已經達標,能夠直接在網絡中產生新的機械族個體的意識。
這就意味著陳明的機械族的數量可以開始增加,他能夠開始建造新的機械族了。
再配合納米機器人工廠生產的納米機器人。
雖然速度不快,但機械族個體數量的增多總能夠潛移默化地為陳明提供更多的精神力和思維速度上的加成。
而陳明的另一份家底蟲族顯然更是重量級。
雖然蟲族的種類就之前的那些,在沒有戰鬥的時候幾乎沒有變化過。
並且蟲族的生物建築在這幾天也就那個幼蟲孵化池已經搞定了,其他的那些進度都十分地不理想。
但是,蟲族種群擴張的速度是餘輝和機械族加在一塊翻個倍都比不上的。
從最開始的時候一個城市的大小,到如今的蟲巢覆蓋麵積已經接近了陳明當初前往餘輝星域的時候,第一次看到的那個占據了星球表麵五分之一麵積的殖民地的一半。
如果不是因為蟲後現在在的這個星球的麵積更大,外加陳明到後麵特意限製了蟲後在地表的繁殖,讓它去地下擴張,以免破壞地表生態環境。
不然陳明甚至覺得他能直接從星球外看到地麵上的蟲巢。
這就導致了陳明現在不太好估算蟲族的種群大小。
但至少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就是蟲族現在的地麵單位的實力已經足夠陳明去做很多的事情。
蟲後吞食一切,轉化一切,繁育一切的能力太誇張了。
用不了多久,恐怕整個星球都會被蟲後徹底占據,蟲後也會擁有毀滅星球的能力。
當然陳明並不懼怕這一點,他的靈能會讓這一切都成為他的助力。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