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中國社會是男耕女織的社會,織布的重要性在整個社會經濟體係中都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要是真有一種能叫織布效率提高數倍的機械,那內中的意義有多大,和珅用屁股都能想到。
雙方就此落座,相互打量起了對付。
說真的,初一見麵,他們彼此間的感官都挺好的。
此時的和珅還不是日後如日中天的和中堂,他僅僅是內務府係統中的一個小官,本身又是從苦難和磨礪中走出來的人——三歲喪母,九歲喪父,被後母苛待,遭親戚嫌棄,甚至連仆人都反噬,十三歲時為了自己和弟弟和琳能繼續讀書,賣掉了手中僅有的一塊土地,雖然在宮學中得到了老師吳省欽、吳省蘭的看重,卻也隻考中了區區秀才。
十八歲時娶了馮英廉的獨孫女,看似要興旺發達了,卻也科場連試不第,舉人都沒考中。
被太嶽使勁送進紫禁城補了一個三等蝦的缺,到現在也才熬成一個五品的小官。
而哪怕是有馮英廉在背後做靠山,進了內務府體係的和珅,也一直都謙虛有禮,一絲不苟,從無驕傲自大。
這樣的一個和珅,還是一個從來不自視高人一等的人。
而趙亮呢?作為穿越者,一個能站在曆史巨人的肩膀上看穿曆史迷霧的人,骨子裡的傲氣可想而知。雖然他從來不會主動的表現出來,甚至在蘇和泰跟前更會昧著良心說好話,也能算得上趨炎附勢和阿諛奉承了。
可趙亮心中有底氣,一個底氣十足的人,哪怕去看人眉睫,那他的樣子跟一個真正的趨炎附熱的小人的模樣也是有不同的。
小人永遠不敢拿目光直視自己要巴結的對象,趙亮敢,不僅敢,而且做得坦坦蕩蕩。
說真的,對於和珅這麼個巨出名的曆史人物,他心中真充滿了好奇!
哪怕他知道和珅日後的成就是多麼的“巨大”,哪怕他知道眼前的俊朗青年在不久後之就會飛黃騰達,哪怕他知道自己這樣的目光打量人有失禮貌,這個時候他還是忍不住用一種探究的目光去上下打量著和珅。
和珅並沒什麼惱意,這一是因為他本身的性格,自小吃的苦和他入宮當侍衛的那段日子不住的被人嗤笑排斥,如此的艱難磨礪已叫他對外來的一切目光坦然以對。
他娶妻多年也沒有一個子嗣,府中亦沒有妾室,似乎夫綱大大的不振,這在古代可謂是一大笑談了。能入宮做三等蝦靠的也是英廉的出力,和珅這不是入贅(似乎)勝似入贅啊。
粘杆處侍衛中達官顯貴家的子弟多了去了,自然和珅就在其中受到了不少嗤笑和侮辱,包括排斥,當然這裡頭也有和珅長得太帥的緣故。
對比曾經的那一道道飽含恥笑的目光,眼前的趙亮目光清澈,那隻含有好奇的目光又算的了什麼?
二就是眼前之人所代表的意義。
中國自古便是男耕女織之世界,如果眼前之人所言的新織布機真的有他所說的那般厲害,那意義之重大還真不次於曲轅犁。
“小人來京多日,曾使人多方打探,探聽過一些消息,耳聞和大人能力出眾且恪儘職守,更難的的是為官清廉如水,剛正不阿,思及再三才叫隨人投書和府。不想今夜和大人便急忙趕到,實在是出乎意料,亦叫趙某欣喜的很。”
“和大人沒有因小人身份卑微而棄之不理,也沒有自持官身來欺壓小人,更沒有將那新式織布機視為奇淫技巧,為不登大雅之堂之小道。其德其識其行,真乃好官,小人沒有看錯人。”
趙亮說話時候神情略微‘激動’,一副掏心窩子說話的樣兒,把和珅是誇了又誇。
誇得和珅臉上都浮出了一抹紅潮,還沒有發達的他猛地被人這般的稱讚,那免不了心神會有起伏波蕩的。
何況趙亮‘真本事’打底兒,硬骨頭的人誇人更醉人。
“趙先生言過其實了。和某乃朝廷命官,自要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解難。那新機如真能有數倍老機之效,來日推廣於天下之間,可澤被蒼生,乃利國利民之神器!和某如何敢怠慢?”
趙亮看著和珅麵上的真摯,似乎沒有一丁點的虛假。這和珅究竟是段位太高了,高的叫他明知道不對也都看不出一絲兒的不對來,還是說眼下的和珅就真是一個如他所說的‘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解難’的好官?
“一點也不為過。為朝廷分憂,為百姓解難,說來容易,實則難矣。否則小人如何要使人探聽了多日,才敢投書大人府上?那不就是怕所托非人,置身送入了虎口狼穴麼?
屆時不僅新式織機難見天日,便是小人一家的性命也有不保啊。”
和珅聽得張口結舌,這有點超出他的思維了,連聲道“不至於,豈能如此?”可這話要他自己說來都不信。京城內有太多的貪得無厭偏又來頭甚大的混賬東西了,從黑暗的角度來揣測這個社會,趙亮說的話,真不是沒有可能。
他在上門之前可也使人打聽了趙亮的來路的,趙家是開酒樓的,敢上京闖蕩身價很不菲。
京城裡萬一碰到那沒底線的混蛋玩意兒,保不準真要一口全吞呢。
趙亮端起了茶碗,並不接話。
和珅也很快就鎮定了下來,認為眼前的趙亮那是在等著自己開價錢。當即開口道“先生儘可放心,和某敢以身家性命擔保,先生所憂慮的那些儘為虛誕。”
“我明日即可將此事物告之於太嶽,請他上稟皇帝。如此利國利民之神器萬萬不會被耽擱的。而先生的大名亦可直達天聽,留名青史。萬歲爺英明神武,必不會虧待先生的。”
趙亮探聽和珅的消息是千難萬難,可和珅探聽趙亮的消息卻甚為輕鬆,很輕易的就從會館裡打聽到了趙亮的來路。
心中對趙亮這個開酒店的卻忽的拿出了如此’神器’,那是相當不解的。
但存在即是合理不是嗎?
就像當初在鹹安宮的時候,誰能想到和珅一個落魄少年能被英廉看中?
“和大人乃英廉老大人之孫婿,有中堂大人襄助,小人亦相信此事會萬無一失。不過小人的賤名能傳入萬歲爺的耳中已經是三生有幸了,可不敢得隴望蜀再期望其他的。小人家裡在京中新開一酒樓,在豫魯多地亦開設有飯莊,生意頗為紅火,歲入頗豐,足夠養家也。”
趙亮臉色立刻變得柔和了,雙方間的氣氛也瞬間變得融洽了。
和珅開出了條件,趙亮給出了答複。那點要求在和珅看來真不算的什麼。
“和大人且裡麵請——”
趙亮起身把和珅引入裡間,既然‘條件’談妥了,實物也該在真人麵前露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