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英廉也很有意味的笑著,他一直覺得和珅很聰明。選擇和珅當自己的孫女婿,那不隻是因為吳省欽吳省蘭兄弟對和珅多有誇讚之詞,也不全是和珅家勢中落,無父無母,後院既沒人能壓著他唯獨剩下的寶貝孫女的人,前堂上和珅也必須依靠著他英廉的勢,更不是因為和珅家庭雖差自身卻努力進學。鹹安宮學那麼多的八旗子弟,雖然胡吃狗油的很不少,但刻苦努力的也一樣很多,和珅並不是當中學業最好的一個,這看他舉人都沒考上就能知曉。
英廉選和珅當孫女婿,那第一是和珅的自身條件不差,第二就是和珅人長得帥氣,而第三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和珅腦子有靈性。
不是在讀書上有靈性,而是在為人處世上有靈性。
這在英廉看來比和珅讀書用功更重要。
而現在看,和珅顯然是領悟到了其中的重點。
“現在你又怎麼看那趙亮?”自家的孫女婿對趙亮很有好感,英廉並不反對。他自己對趙亮的感觀也不差。
但有一條他必須給和珅掰回來,看趙亮感覺不錯歸不錯,但千萬彆感激他。
今日事就是一場交換。
英廉乃至和珅都得到了好處不假,趙家人的好處就少了嗎?
從一個不值一提的小鄉紳一躍變成了無數人矚目的陳州趙家,趙家的好處就少了嗎?
大家是等價交換,沒有和珅和英廉,就趙家的能力憑什麼能這麼快的直達天聽?他英廉可沒有昧了姓趙的功勞。
所以,大家有一定的好感是可以的,但那是看在雙方有過一場愉快的交易的份上,萬萬沒有感激的。
“是個聰明人。”
和珅正色答道,甚至都想到了趙亮臨走前塞來的五成乾股。
“隻是孫婿還有不解,那趙亮已經與蘇和泰相交日久,怎麼這次就偏偏要撇開蘇和泰?是因為蘇和泰遭貶了嗎?”
潛意思告訴和珅,自己最後的猜測是不對的。
“嗬嗬,這個原因麼,你自己去想。”英廉心中已經有了一個答案,但他不說。
和珅知道這又是英廉布置給自己的一道題,心中已經想著派誰往陳州走一趟了。就跟趙亮的消息嚴重短缺一樣,和珅對於這個突然冒出來的趙賢弟也缺乏嚴重的認知。
短短兩天時間,甚至較真的話隻能算一天,趙亮冒頭冒的太快了。
隻不過潛意思裡他還是偏向趙亮的。
隨後的幾天時間裡,一直在京中原群商中默默無名的趙亮,忽的變成了中原商賈中的大明星。
無數雙手向他伸來,一根根橄欖枝朝他遞來。
趙亮沒有自大,對誰都是笑臉相迎,反正這時候他風頭正勁,有了乾隆皇帝親筆提下的‘鬆鶴樓’禦匾一塊,滿京城都沒誰敢這時候向他下手。
說的就是伊爾根覺羅氏。
是的,這就是乾隆對趙家的恩賜,這層‘護體金光’在短時間裡還是威力極強大的。
至於這些蜂擁而來的人麼,其中有多少是因好奇而來見識見識趙亮——於他們眼中趙亮跟鬆鶴樓就像是被展覽的大熊貓一樣,大家都來看一看啊,又有多少是真的想要結交趙亮的,那就說不準也分不清了。
默默無聞的“鬆鶴樓”怎麼突然間就被皇帝親筆題名了呢?很多人都一百個好奇。至於趙亮頭上的監生就很不值一提了。
燕京城內有太多的人可以無視‘監生’這一名號了。但大家必須正視鬆鶴樓!
燕京城內的餐飲業是藏龍臥虎不假,都不知道那些酒樓飯莊的背後有多少個達官顯貴在撐腰,但乾隆皇帝的牌麵必須是最大的。
這燕京城內,除了傳聞中運氣好大爆炸的“都一處燒麥”的風光鬆鶴樓還不能遮掩,其他無數個的酒樓飯莊,有哪一個能比鬆鶴樓風光無限?
皇帝手書賜下的禦匾,先前也就獨有燒麥館了,現在再多了一個‘籍籍無名’的鬆鶴樓。
後者的裝修還沒搞完呢,就先已在京城中名聲大噪。
更彆說鬆鶴樓的招牌本身就有點名頭,這麼一宣揚,那就立馬被抬入京城第一流飯莊之列了。
叫從來不擔憂鬆鶴樓的招牌會被砸的趙亮喜不勝喜,他連打廣告的錢都省下了。
而且京城的消息迅速的就會傳遍四方,那其他各地本就紅紅火火的鬆鶴樓分店不僅都穩妥了,還能更上一層樓。可以說這一回趙亮下的血本雖然大,卻也真正得到了不菲的回報。不管是從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
整個趙家的根基都借此機會給一舉穩定下了!
但不好處就在於他把伊爾根覺羅氏給得罪了。
不看連貪財的蘇夫人都使晚輩登上門來,送回了趙亮那份鬆鶴樓三成乾股的文書。
可趙亮怎麼會收呢。
他還是很看好蘇和泰未來的前景的,如果他是皇帝,他就肯定會對‘性情耿直’的蘇和泰褒以欣賞的態度。蓋子掀的是有些魯莽,但也總比那些老捂蓋子的人強吧?
蘇和泰能掀蓋子,才說明了他心中真的有大清,有主子爺。
隻要蘇和泰在汝州任上做的不錯,趙亮相信乾隆一定會大用他的。
所以趙亮並不想徹底的得罪了蘇和泰一門,再說了趙家發展到今天也真離不開蘇和泰的護佑,三分乾股他給的心甘情願。
而跟蘇和泰家徹底鬨翻的話,不說那會不會落得一‘忘恩負義’的罵名了,蘇和泰可是才被乾隆貶官,趙亮如今的行為很有點眼看老東家要不行了自己慌忙跳槽的意思。
他可不想背著這樣的罵名,那樣的話他日後還怎麼跟當官的交際?
同時呢,趙亮也更不願意跟整個伊爾根覺羅氏結下怨仇。
在臨清的時候他就已經送了城守尉色勒敏當地鬆鶴樓的三成乾股,出手這麼大方,那原因之一就在於此。雖然他根本不知道色勒敏能不能逃過接下來的清水教之劫!
彆看老趙家得了皇帝題匾,但趙家人依舊是個屁民。
至於那些伸來的手和橄欖枝,嗬嗬,都不過是浮雲罷了。可當不得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