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鄉賢名紳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一百一十四章 鄉賢名紳

第一百一十四章 鄉賢名紳(1 / 2)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s刪了幾個書評,原因是什麼就不說了。

趙家的紡織工坊就設在龍路口裡,裡有三百張新式織機,這至少就需要三百個織工。能不能在龍路口裡就地消化掉那還很難說呢。

原因是什麼大家都明白,在這個時代裡招收女工,那是很困難的。

而豫東地區又不是江南那種紡織重地,連很多男人都會操作織機……

同時呢,飛梭紡織機運作起來後,它每日所需的紗線也要遠超過舊式織機。就龍路口裡附近人家所產的紗線數量,根本就不足以供給趙家工坊的所需。

為此趙家還特意組建了一支商隊,早在十月裡就開始囤積紗線了,並且在豫東多個州府縣中設立了貨棧。

他家的這一連串舉動自然很早就引起了龍路口裡許多人的注視。

隻是趙家還沒有開始招工,而本地人也幾乎想不到會有人搞紡織工坊的事兒。這種事情在整個中原都幾乎沒有的。

這兒的‘紡織行業’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哪怕是以孟布聞名的懷慶,那裡棉紡織業發達,所產“孟布”在朱明時期就已經成為了北地數省的馳名產品,西至甘陝,北至邊牆,收布特多。

可哪怕是懷慶府裡,紡織工坊這種事兒,也根本就不存在不。

孟布的生產至今依舊是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大大小小的布商於各鄉鎮集市收布,曆時之久都長遠的無法考究了。哪怕有質地不一,重量不一,寬窄長短不一等種種麻煩,那也沒人想去搞專業的紡織工坊。這種事兒根本就不在中原廣大商民百姓的考慮中。

所以,在時間進入到臘月後,在三十名護院被挑選完畢之後,當趙家放出消息說,要在來年開春招募三百名紡織工進工坊做工,那消息都不知道驚掉了多少人的眼球!

這可跟飯店、貨鋪不同,趙家的這一行為簡直是開創了陳州府‘紡織行業’的先河。如果陳州府真的有紡織行業的話。

但趙家給出的工錢可不低。

而一些腦子靈活的人,更已經想到了新式的飛梭織布機。

趙亮當日‘指’著地球儀說的一些話,這段時間已經在陳州府悄悄流傳。

畢竟當日在場的李桐也好,趙德安也好,那背後都是有人的。

更彆說趙亮在周家口開的鐵匠鋪這短時間裡一直在打造彈簧,這些消息他並沒吩咐要保密。

陳州府一些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了‘鬆鶴樓’那塊禦筆親題的招牌是怎麼來的了,知道了趙亮本身的‘監生’名頭又是怎麼來的了。

現在趙家忽的要開紡織工坊,聰明人自然會猜到‘事實’!

可是猜到了事實他們也沒辦法學習,英廉能對趙家網開一麵,這一是因為新式織機本身就是趙家所獻的,二是因為內務府製造新式織機的彈簧相當一部分來自趙家的供應,三就是趙亮與和珅的良好關係。

如此英廉才網開了一麵。

趙家得以趕上了進度,勉強追上了第一批‘企業’的尾巴,辦起了自家的小作坊——才三百張新式織機,那可不就是個小作坊麼。

但陳州府的其他人家,那就是羨慕的兩眼充血,也一點屁用沒有。

新式織機的生意,內務府的怎麼也要把持個三年五載的,賺足了銀子才好放手。

在此之前,這東西簡直就是沒有‘專利權’的專利,不給內務府交足銀子,誰敢上手?

趙家提前公開消息,這是為了就近的男人能趁著年前的檔口,多跟家裡的老婆老娘學學紡織,畢竟工坊在龍路口,趙家還是‘就近取材’為主的。

所以有底牌在手的趙家根本就沒把現在的張家放在眼裡了。趙家已經今非昔比了,可老張家卻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不提三百民團,隻說這三百織工,那何嘗不是趙家的‘佃戶’啊?

隻這些人在手,趙家的潛在勢力就穩穩的碾壓了張家。


最新小说: 迎娶女殺神後,身份藏不住了 被冤死後,我化身詭王索命 開局透視眼撿漏,九個女總裁為我殺瘋了 雙穿洪荒開超市,小三霄超萌! 惡婆婆重生:首長兒子歸家傻眼了 為兄(重生) 替嫡姐懷上世子爺的孩子後,她死遁了 魔京斬鬼傳 反派崛起:從截胡主角師尊開始 同學你錦鯉啊,一等功追著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