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s挺悲催的。雖然分強撲街了後就知道三江無望了,但連個強推都沒混上,杯具e┬┬﹏┬┬3啊!
康家糧行的店麵非常大,也非常的忙碌,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改頭換麵一番的趙亮悄悄的溜了進去,沒人注意,又悄悄的閃進空間裡,似乎也沒人察覺。
之後趙亮才有閒工夫來真正觀察這家店麵。
前頭時他看似好整以暇,實則是很緊張的。目光是浮光掠影,根本就沒真正的記在心上。
現在這麼一看,才真正意識到亢家糧店的規模,那真不是一般的“大”!
偌大的門麵裡排列著一排排糧米櫃,從上等的糯米、精米、白麵,到高粱大豆小米這些粗糧,甚至是土豆玉米紅薯這些雜糧,一應俱全。高高懸掛起的清單名牌上還寫著玉田碧梗米、胭脂米、增城絲米、響水貢米、竹溪貢米等等極品大米字樣。
果然無愧正陽門外第一糧店的牌麵,也無愧亢家河東首富的牌麵,真的有夠厲害的。
那些尋常米麵也就罷了,關鍵是那些貢米,真心是沒有門路有錢也搞不來的。
比如說趙家,趙亮有錢了後也想搞點真正的好東西,可惜,很多好東西真是有錢也買不來的。
“可惜要一把火燒了!”
趙亮心中感慨著。
他可不覺得那些好東西會被亢家大量的放置在大廳裡,這地方彆看人來人往的,可全都是平民百姓。有閒錢賣貢米什麼的,不是達官顯貴就是豪門世家,那裡需要來這兒?招呼一聲亢家就主動送上門去了,糧店裡又不是沒夥計?
而除了散碎的賣糧之外,亢家糧店還同時搞批發,更有幾個櫃台專門用來收糧食的。
嗯,那些內城的八旗大爺們,每年那麼多的鐵杆莊稼,糧食多的根本就吃不完,除了留下一些必須外,餘下的全賣給京城大大小小的糧店了。這已經是京城外城大幾十萬百姓們最重要的糧食來源之一了。
亢家糧店專門就辟了一間門麵用來收糧食。
趙亮在空間裡看著外頭人來人往的人頭,想著亢家糧店的規模,這糧店光大廳的橫麵就足足有三間房子寬闊,再加兩旁的橫跨,可想而知它的後院又有多麼大了。旁邊還有亢家的油鋪,自古糧油不分家麼。
這要燒起來可就是火上澆油了。
而糧油鋪後院的倉庫裡可也都堆滿了糧食油料。
據說這亢家糧店裡常年儲糧都不下數萬石,每天都有大批的牛馬車隊打外頭運入糧食,然後再販賣出去。
這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亢家有著屬於自己的下遊產業鏈,後者收集糧食送來亢家這兒,然後亢家再零售或批發出去。
油料也是一樣,亢家自己產的終究有限。
他家老巢在河東,從河東到京城,沿途路上的耗費太高,無論水陸。
就是不知道這場大火會殃及多少無辜!
但不管會殃及多少無辜,趙亮今天也硬下心來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句話他往日裡是真沒上心,甚至還有覺得那不過是上位者對自我行為的一種狡辯,可現在他卻真的刻入骨子裡了。
那不是‘做大事’的人真就不在意‘小節’了,而是現實逼著他們不能在意,久而久之的話,怕也真的就‘無視’了!
趙亮就很清楚的感受到這一點,他現在可不就在慢慢的演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