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趙亮吩咐他在主持煉焦廠的時候多注意收集一些煉焦時催生出的油膏,他也收集了很多。隻是一直不知道哪有什麼用!
事實上趙亮對煤焦油也是不懂的。他就知道這煤焦油裡能搞出瀝青來,還能得到一種更輕質的混合油料,至於其他的,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反正在現代化學有大發展大進步之前,煤焦油就這麼點用處了。
也所以,不管是煤礦還是煉焦廠都不是趙氏在汝州產業的中心重心。
汝州產業真正的重心在冶鐵工坊,那裡才是趙亮最為關注的所在。
因為他們在被趙家收購之前,其工藝就是lo爆的煤炭煉鐵。
中國的鐵礦石本來質地就差,再用煤炭上陣,那就是差上加差了。
而且以煤炭為燃料的小鐵爐也不是隨隨便便換了焦炭就能ok的。
焦炭很不容易起火的。
那東西是用煙煤經過洗煤和破碎成粉煤後,再經過一千度高溫隔絕空氣下的煉製,經過高溫,粉煤的顆粒熔融互相連成一體,這就是最終的焦炭。
那豈是隨隨便便就能點著的?
必須用木炭或是用大量的木材才能把焦炭引燃,而且在煉製鐵礦石過程中,還需要足夠的空氣助燃。
當然氧氣是最棒的。
可現在趙亮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他就隻能吩咐煉鐵工坊的師傅們,自己試探著改進鼓風設施和調整爐內結構以獲得更充足的空氣。
所以,兩處煉鐵工坊那兒才是趙亮於汝州真正關注的重心。
最先來到煤礦,真的是因為這裡距離汝州最近,也因為他跟梁品多多少少有些親戚。
“目前新井的建設進度如何?”
“大爺放心,非常好。咱們銀子給得足,條件好,那些地頭蛇再不滿意也攔不住老百姓自己找上門來。現在已經有一百三四十人在做工了,工程又加快了許多,預計年底時候,第一口新井就能出煤了。”
後世的煤礦都是一礦一井,當然主井和副井、回風井肯定是配套的。可現在又是什麼時候?
這時候的煤井豈能跟後世機械化的煤礦相比?不管是深度,還是煤井底下的擴展度,於後世比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
但之前的東家又困於資金方麵的壓力,一個礦場就隻打了兩口井。而且為了節省資金,除了礦井裡所必要的平巷、斜巷、斜井、掌子麵外,還少了不少輔助工程,同時礦井中的設備,有油燈,有擺夷樓梯,卻沒有風箱、風櫃、拉龍等,作業環境惡劣。趙家接手後一邊加強礦井的安全結構,另一邊也是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自然需要多開幾個眼兒了。
而這也需要挺長一段時間。
從找人勘定位置,然後再挖洞,並且沿途不斷的加固。
如此情況下,梁品還有把握在年底時候出煤,這效率已經很叫趙亮滿意了。
進了大門後趙亮就直奔工人的宿舍區,從住宿環境到衛生環境,還有澡堂,都叫趙亮滿意。
這些礦工收攏的好了,可將會是他手中的一柄利器。
“走。咱們今天也去吃一吃食堂!”趙亮笑著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