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臉上笑開了一朵花來,“可不是麼。這老東西平日裡就傲橫逼人,不知道與人為善,這次有的他苦頭吃。”
“皇帝再乾坤獨斷,朝廷大臣們的顏麵也不是那麼好抹掉的。”
“就是再想救李侍堯,皇上也必須考慮一下大臣們的感受,所以李侍堯這老東西這次是不死也要脫層皮。”
和珅又想起了兩年前的那遭事,那就止不住的咬牙切齒。
和珅當初挨罰,從一品大員掉成了三品官,但人家依舊把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的。比如掌管崇文門稅關之後,他除了依照規定向來往的商販收稅之外,還開始把征稅目光投向了另外兩類人群——進京考試的讀書人和進京述職的地方官。
前者沒權沒勢的,隻能自認倒黴。後者卻有不少人大為不滿,一位布政使向福隆安訴苦,請福隆安上書彈劾和珅。
奏章呈上去後,沒了下文,因為和珅的行為事前就已經得到乾隆的允許了,乾隆自然不會打自己的臉。
官員們看到位高權重的福隆安都無法撼動和珅分毫,隻能自認倒黴,經過崇文門時候乖乖的奉上銀子。
可有一次,雲貴總督李侍堯帶著獻給乾隆的貢品入京,走到崇文門時卻打了和珅的臉。
李侍堯同樣是乾隆寵臣,看小小年紀就入職軍機處,過的比自己還紅的和珅很不順眼,過門時候自然不肯交錢。
李侍堯的部下和稅官發生爭執,雙方差點動手打起來,有人趕緊向和珅報告,和珅聽說來者是李侍堯,也不敢怠慢,親自出麵與他交涉。
結果李侍堯很是出言不遜,看不起沒真功實勳的和珅,氣焰囂張,咄咄逼人。
還拿出一封信,信沒有落款,隻蓋了一個印章,印章上有“長春真人”四個字,叫和珅大驚之下隻能忍氣傳令放行。
長春真人是何許人?這就是乾隆。
乾隆不止是中國曆史上的彈幕鼻祖,還是曆史上著名的刻章刻印狂魔,一生刻了1000多印章,長春真人就是其中一款。
於是李侍堯趾高氣揚進城了,而和珅的心裡頭很不舒服,將這筆賬牢牢記下了。
“兄長既然已經知曉了皇上的心意,那您何不去遞個台階……”
趙亮又道。
這樣做似乎好處撈的更多更大。
“哥哥既奉了皇命去查李侍堯,這為皇上遞台階的事兒,無論如何就也都輪不到我了。”
“這九卿會審不能叫皇上如意,那接下來保不準就要把李侍堯案下發到各省,由各省總督和巡撫審議。”
“到時候……”
這台階終究會有人給皇帝遞過去的。
不過這台階遞過去了之後,那人的名聲什麼的,就也見不得好了。
而且朝堂地方,大家夥都盼著李侍堯這老東西不得好死呢,偏偏你去皇帝那兒做好人,就你聰明不是?那日後也少不了要應付一陣明刀暗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