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在信息時代來臨之前,報紙始終是控製輿論的一項強力武器。而在廣播電視這些電氣時代的產物出現之前,報紙的作用更是超乎想象的強大。
趙亮今後一統全國,要改變中國的命運,開創一個大大的大時代,就不可能讓中華大地繼續‘沉淪’於古典時代而無法自拔的。
要開啟民智,普及教育自然是必須的,而報紙同樣也是必須的。
當然了,現在還是大青果。報紙是不可能被正兒八經的宣發的,趙亮能夠搞的就隻有校報和廠報之類的了。
校報優先於廠報,因為校報針對的是技校和學堂的學生,後者這一群體的文化水平更高,識字率比之紡織廠、工坊、礦場的那些工人們可高的多了。
而校報的內容也不可能有任何的過分之處,因為這是麵對大眾的,根本不可能做到保密。而乾隆後期正是文字獄頻發的年代,現在幾乎是一年一次大案,更有小案無數。
所以眼前的校報非常本分。
重點在於表揚技校學堂的優秀教師學生,重點在於學生們的文章和詩詞,次要篇幅才是天下的奇聞趣談,最後才是海外的地理、曆史一類。
報紙散發著一股油墨的味道,這是趙亮從澳門直接引進來的,同時搞來的還有一部古騰堡的鉛活字印刷機。這玩意在西方世界已經流傳三百年了。
趙亮就叫人全抄了一遍,山寨出了二十多部鉛活字印刷機。因為他出了要印刷校報、廠報之外,還準備進入書籍印刷行業。
這用油墨的鉛活字印刷術,成品的效果比之老式的雕版刻書印刷可便易也便宜多了。
準確的來說,趙亮現在用這法子印刷四書五經,成本價格也就二三十文,這還是裝訂好了的。
可市麵上的四書五經、論語等書籍呢,少則一二百文,也就是平常書生的手抄本,貴的精裝本就要上七八百文。
以乾隆三十八年朱筠椒刻8冊,封麵鈐有“每部工價紋銀五兩”朱文方印,每冊六錢二分,也就是620文。
可想而知趙亮進入了印刷業之後,會對這一行當形成多麼大的衝擊。
尤其是他背景深厚,沒人能用一些烏七八糟的手段來阻礙他的情況下。
而等到天底下所有刻書印書的人都知道趙亮擁有新秘法了之後,他在把鉛活字印刷術公知大眾,那就不怕那些個書商們不乖乖跟進。
這對整個中國的文化教育發展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的。
“我不知道大青果什麼時候可以開設報社,但隻要兩位本本分分的做事,我是不會虧待你們的。”
趙亮對著校報的一正兩副三個主編說道。
這正主編是打澳門來的郭子華,是不是有洋文名字他就不知道了,反正這個郭子華比之前的‘費爾南多’要乖覺的很多。
郭子華表情十分興奮,一個主編職務就徹底的把他從相對繁重的教學工作中解脫了出來。
今後他不僅層次上超越了技校普通老師級彆,薪水待遇上也大大超越了從前,這等於是升職加薪了,對任何人言都是大好事。
第一副主編樊琪是樊執中的侄子,沒能考中舉人,更勿圇進士了,隻是一個秀才的他兩年前來到技校應聘,傳統文人氣息比較深重,但對學生無論貧賤都能做到一視同仁,教課授學中也很負責認真。
趙亮覺得這樣的人是真正把書讀進骨子裡的人,這樣的傳統文人未嘗不好。
他負責校報中的文章詩歌版塊,很是樂在其中,一些文章詩詞的回語,甚至能寫的比作者的原稿字數還要多。
對於職位高低也並不看在眼中,當然他對郭子華的文化素養也很看不上眼。
第二副主編是徐延輝,這是被趙亮有意提攜的,他所負責的就是海外的地理、曆史這一板塊。
是三人中份量最輕的,存在感也最低的。
“大爺與京中的和中堂等建有深交,何不上言和中堂,於國內推行報紙一事?”
在樊琪的腦海中,這報紙就是朝廷邸報的變種,是邸報的擴大化,還是很有必要的。
就像他叔樊執中,那沒到朝廷邸報發下的時候,都使小廝前去購買。官府中就專門有人在抄錄邸報。然後借此了解一些家國大事。
“此時乾係重大。朝廷於言論之上……把關甚嚴格,這要萬一有人因此犯了事,我這始作俑者怕也要受到錢糧一二。所以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
“你們也都給我把眼睛放亮了,誰要是在這上頭出了岔子,我一定饒不了你們。”
樊琪立馬閉嘴了。
趙亮的話他一聽就明白是什麼意思了。
而徐延輝的眼睛發紅,差點當場落下淚來。滿清的文字獄害得他徐家好慘的!
“既然一切都準備妥當了,那就加快印刷,等到新學期開學時候,就是這校報麵世之日。”
然後整個正月的後半段,陳州府裡上上下下熱議的不再是今年誰家的花燈最漂亮最出彩了,而是龍路口傳出來的校報。
雖然這報紙上刊登的文章詩詞都很青澀,水平有限,但也能入一些‘前輩’們的眼不是?
連府學縣學的教授教諭都親自趕來龍路口詢問趙亮,能不能這報社也收錄他們的文章詩詞?
這稿費什麼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文章被印刷成一個個小方塊字後的巨大成就感。
趙亮當然一口應下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頭,等到縣學府學的秀才哥們紛紛把文章送到龍路口,然後再刊登出來後,那陳州府各個書院的學生還能坐得住嗎?
這樣一來校報還是校報,但校報的影響力就已經不是“校報”了。
而伴隨著這影響力擴散,那些刊登著天下奇聞趣談,海外地理曆史的小框子們,也早晚會被這些‘讀書人’看在眼裡。
事實上現在陳州府的老百姓們就已經主意到這些海外奇談了。
因為趙家名下的酒樓茶館客棧都有放這些東西,甚至那些說書先生們都有在講。
而且一開講就是從金山銀山這些普羅大眾們都感興趣的地方入手,一開講就從日本這個很多人都知道的國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