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敬若神明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 第三百一十三章 敬若神明

第三百一十三章 敬若神明(1 / 1)

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讓移民中人,族親相聚,鄉鄰相聚,再來結村自保,其村寨的凝聚力普遍高於多種姓氏混編的同規模村落。

沒辦法,有的村落族親鄉鄰人數夠,有的則人數少,再加上移民中真有乞丐之流,那就隻能雜亂的混編了。

日後的這片土地上,會出現一個個張家村、李家莊、趙家寨的,趙亮全不去管。隻要他們能不斷進步,能一點點的把周遭多餘土地容納消化,能一點點的把土著人擠出去,他才不管那些村寨村落中會不會出現大地主呢。

今後的趙家天下又不限製土地兼並,因為隻有這樣了,才能給社會變革足夠的“人力”。

誰叫將來的中國會是一個土地麵積遠遠大於兔子時代的中國呢,那種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並不適用於現在時代。

中國要參與進這個‘大世之爭’的年代中,就不能讓土地羈絆住絕大多數的腳步。

對外擴張+移民+工業化,才是中國未來百年的國策路線,在中原限製了土地兼並,老百姓們都安安分分的過日子了,他還拿來的人手去對外移民去實現工業化啊。

不管還在沉思中的蕭雲,趙亮指著田間的溝渠,還有立在溝渠上的幾架水車說著“看來這裡的情況不錯啊,開墾的很棒!”

“廣明,這六十七號莊園,人口一百五十八戶,五十戶已經成家,剩下的都是光杆,總人口三百七十一人,現在已經開墾出了上萬畝土地,大部分已經種上了水稻。這真虧了您叫人傳下的拋秧法,要不是這拋秧法,累死他們也中不了那麼多的地。剩下的也種上了胡椒,那邊還有大片的椰子林和棕樹林。”

堂叔爺趙城真的是很負責的,一些數字張口就來。這幾日他陪著趙亮走過不少莊園,如此的一幕也已經不止一次的出現了。

椰子和棕樹都有不俗的經濟價值。

前者椰肉可榨油、生食,也可製成椰奶、椰蓉、椰絲,椰纖維可以製毛刷、地毯、纜繩,椰殼也能用來燒炭,那是高級活性炭。

倒是椰子水除了釀酒就隻能釀酒了,椰子酒最大特點是釀造時間較長,所以經濟效益真的相當有限,除了奇特之外就是酒精度數較低,沒有酒的刺激感,斟上一杯觀色聞香,其香清雅,味醇美甘爽,頗似椰子水而勝似椰子水。總之一句話,女人們喝的。

它最大的功效就是移民們自產自銷。

這些東西都是在婆羅洲的趙氏莊園裡直接被大卸大塊,船隻往北運回的隻有椰子油、椰子乾、椰子酒、椰蓉、椰絲,外加已經製成的毛刷、地毯、纜繩和椰殼炭。

後者吸附能力強,經濟耐用,在羊絨、棉布的淨化、洗滌、脫色、除臭上有大用。

而棕樹林就是棕櫚樹林,可產西米粉,珍珠奶茶裡的珍珠就是西米做的,算是一種天然澱粉。

“四月裡的春收已經足夠莊園的丁口一年嚼用的了,這些稻子還有胡椒,再加上椰子林和棕樹林的收成,差不多就能把帳給還完了。明年就可以分田地了。”

就是三七開,趙家的投入回本之後就趙家三移民七的分田,這並非徹徹底底的分田地,算是永佃製的一變種吧。

這些移民拿到田地後還要無償耕種趙家的那三分地,再加上一成的賦稅,他們一年的收益趙家要拿走四成。同時他們所產的各類商品也隻能賣給趙家,田畝轉讓也隻能轉給趙家。

但趙家也負責在村莊裡設立醫療點、教育點和百貨鋪等。

不過即便如此,移民們也滿足的很了。

“恩,大家都辛苦了。”趙亮挺滿意的,這些都是給他掙錢的人啊。說著,想了想,又問道“稻田拋秧之法,你們可以係統的總結一下,拿出個具體的章程章法來,回頭我送去京師去。”

“保不準還能給叔爺保的一官半職呢。”

“……真的?”趙城猛的抬起頭來,震驚的問著。

對於當官,沒有中國人能夠拒絕的。

趙城現在雖然管著坤甸的趙氏莊園,治下也有幾萬人口,甚至還能拉起幾千人馬,權勢並不亞於內地的官僚了,但他聽到‘官’之後還是震動非常。

因為他這個大總管是草頭王,滿清授予的官才是真正的官。

這是趙城心中再樸素不過的一個道理了。

水稻種植,千年不變的一個章法就是插秧,又叫插田,一般水稻秧苗長到35寸長時即可移栽到田裡了,這即叫插秧。

想想看人赤腳踩在泥水中,一顆顆秧苗的彎腰插下去,速度有多慢,又有多麼的累人,隻用腦子去想就能知道。

整個過程辛苦非常,是又耗人又費糧。

因為這是重體力勞動,必須吃好的。就跟農忙時候見點油腥一樣。

對比起來拋秧法可就輕鬆的太多了。

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小鬼子想出的一個法子,隻是他們的播種工序煩瑣,紙筒秧盤一次性使用成本高,兔子得到這種技術後又私下裡鑽研很久,然後發現隻需用常規育秧方法育出秧苗後手工掰塊分秧,然後將秧苗連同營養土一起均勻撒拋在空中,使其根部隨重力落入田間定植即可。

省工、省力、省種子,操作簡單,穩產、高效,這可是省下太多太多的氣力了。

原本一畝地,就需要3到5個人工,但是現隻要一人,對著水田拋秧,一天輕鬆搞定兩畝地。

此意義之大,對於天下百姓就如牛痘較之滿清權貴宗室一般。

隻憑這一項發明,換個三品官都不虧。

更絕對的可以流傳千古。

當初趙亮提出這個法子的時候,所有人都張大了嘴巴,隻差眼睛裡噴出‘胡扯’倆字了。

可趙亮並不下達強令,因為他知道這事益緩不益急,就跟牛痘一樣,隻要已出現效果,之前再多人說三道四的都不值一提。

事實證明,那的確很香。

最早的幾處農莊裡,一萬畝地裡弄出個百十畝,用來試一試,都不需要等到收獲時候,大家就能清楚的看到拋秧法的優秀。

不但能能大幅度地減輕勞動強度,縮短工作時間,並且還省秧田,提高工效數倍,同時沒有緩苗期,可比手插秧田,每畝還能增產一些糧食。

移民們隻要看了一遭,第二季秧苗的時候,你不需要多說一個字,他們自己就乖乖的拋秧了。

就因為這個,都不知道多少人把趙亮奉若神明呢。

不過趙氏莊園是越來越大了,跟外頭的交往交流也越來越多了,拋秧法的秘密很難保密,所以他回去後直接把本子送給和珅去。


最新小说: 一人:龍虎山翻書成仙,擇日飛升 奮鬥者楊東 重生:開局告白同桌小憨憨 我竟然創造了修行體係 在星星點點中擁向你 凡人仙途傳 步步登階 人在80,養兩閨女贏麻了 混沌萬相訣 穿成育場女奴,我靠生崽統禦獸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