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彆看臨清一戰雙方投入的兵力都不大,甚至可以說都很小。
尤其是趙軍。
但這一戰結束後的影響力卻是具有轟動效應的。
趙軍奪取臨清,順利繳獲了彼處的百萬擔存糧,然後魯東總管府也在臨清城內掛牌成立,梁行舟這個在整個北中國都名聲赫赫的家夥,搖身一變成為了魯東總管。
這意味著什麼啊?
對於普通的老百姓們來說,他們看到的隻有上百萬擔存糧。
可稍微有點見識的人卻立馬就想到了漕糧。
大青果年年可都要從大江南北往京城運輸四百萬石漕糧的。
現在趙軍要釘臨清了,趙軍要釘在這個大運河的節點上不準備走了。
如此的,京城的漕糧咋辦?那些八旗大爺們咋辦啊?
臨清打不通的話漕糧可就沒有了,甚至海上運糧都是不可能的,朝廷海上的實力還比不上趙家的船隊呢。
江浙一帶還好,閩地的水師已經被打的半身不遂了。
兩廣的水師還在集結,但是清軍的戰船明顯不如趙軍,這是最大的一麻煩。
而且瓊州鎮還有不穩。
瓊州鎮總兵陳標可是趙家的姻親,趙亮一造反,陳標不要太尷尬。
他很清楚自己繼續當大青果忠臣的下場有多麼的不美妙。
滿清一時半會兒的不會動他,但到戰事平息後呢?
甚至都不需要等到戰事平息,隻要閩省的局勢稍加遏製,兩廣各路水師雲集瓊州,他除了束手就擒,還能如何?
到那時候可能連家人都不保。
所以陳標知道自己現在隻有一條路可走了。
不過瓊州鎮到底是滿清的經製水師,陳標在彼處經營多年,恩威很深不假,但涉及到造反這種一死都要死一戶口本的大事,瓊州鎮內部也很混亂。
如果陳標立刻就舉旗,那自然會有人追隨於他,但也必然有人置之不理。
所以瓊州鎮還保持一個‘均衡’態勢。
誰都不敢輕易攤牌。
哪怕是滿清,也不敢派兵逼迫,那等於立刻逼陳標造反。
這可是大青果的一鎮總兵啊。
他帶帶走一部分瓊州鎮是小,一鎮總兵都起兵造反了,這事兒爆出去後的影響才是大。
所以兩廣官府也是麻杆打狼兩頭怕,雙方都有介意的地方。
那瓊州鎮暫時的就擱置了。
兩邊彼此都盼著戰局能進一步的向自己這邊扭轉,這必將是影響瓊州鎮去向的最重要因素。
扣除了兩廣水師,再扣除了閩地水師,江浙水師集結起來,確保江浙海麵安穩都不容易,因為他們也麵臨著閩地趙軍水師的威脅,那如何能北上打通海上漕運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