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現在彆說京口副都統目瞪口呆了,就連後頭的江南提督藍元枚這樣經曆過戰陣的人,也是瞠目結舌,腦海中一片空白。
這一幕已然打碎了他此前對戰爭對火器的認知。
西銘當然也驚呆了,他看著瞬間潰敗的八旗火槍兵,心中對藍元枚都也要不抱希望了。
等到八旗兵們儘數敗逃,才猛然驚醒過來,急聲嘶吼,“快!傳令對岸,讓他們做好接應大軍渡河的準備。再告訴水師,立刻上前。”
上萬綠營和兩千八旗都已經敗了,藍元枚部又能抵擋多時?
西銘現在都已經不想著一戰便大敗陳軍,乃至生擒敵首趙亮的美夢了。他隻想儘可能的保持更多的軍力退回淮安。
然後憑黃河固守,死死的陳軍擋在黃河以北。
而沿著西岸往南撤退顯然是下下策,陳軍如果再擊潰了藍元枚部,那就可以兩麵,甚至是三麵夾擊他們了。
當然是渡過運河,到河東岸,憑借運河抵禦趙軍是上策了。
不過很快一個更加殘酷的現實就叫西銘大呼‘天要亡我’!
卻是被他寄托了厚望的炮隊竟然漸漸不中用了。
清軍的火炮,無論是鐵炮還是銅炮,炮膛內帶著氣眼這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是泥模鑄炮的必然結果。
所以這樣的大炮不僅影響射程,還更加的不受熱,不耐熱。
炮戰剛開始時他們還能保持射擊。
哪怕速度比對麵慢了許多,人家打出兩炮了,他們才能放出一炮。可仗著炮多,那好歹還能對得上,於是雙方炮戰打的也算有聲有色了。
可當時間一長,都不需要一個時辰,戰事從開第一炮起到現在也還不滿半個時辰。清軍的火炮就遭不住了。
即使他們的射擊速度很慢,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已經是留出了大量的時間來供火炮散熱了。
但炮群依舊是漸漸的沒了聲音。
西銘還沒說什麼呢,閔鶚元先就已經咆哮起來了“怎麼慢下來了?!”
然後立刻叫身邊的中軍副將上前線詢問,務必叫炮火重新密集上來。
聽到這一命令炮隊翼長目瞪口呆。說的就跟他不叫人放炮的一樣,問題現在的大炮根本就不能再繼續射擊了。
他們這些大炮每門都射出了十發以上的炮彈,一些快的都打出了十三四法,這已經是極優秀的表現了。
“不能開炮?”
前來的中軍副將根本就不聽翼長的叨叨,哪怕這翼長是個旗人,而他隻是個漢人。可他背後站的卻不僅僅是撫台大人,還有將軍大人。
他才不管什麼原因呢,就是叫人開炮。
然後清軍的炮手們就隻能顫顫巍巍的開炮了。
轟的一聲爆響,炮兵陣地上,一門火炮炸成數截,碎片帶著人體高高飛揚而起,嚇得周圍的炮手一哄而散。
三門最先裝填完畢的大炮,才打出去兩顆炮彈就有一門炮炸膛了。
一切就都不需要翼長來解釋了。中軍副將現在什麼都明白了,停下炮擊是迫不得已。
趙亮這邊明顯感覺到了清軍火力減弱的事實,“才這麼點時間就不中用了?”
“命令炮隊交替上前!”
放下望遠鏡,趙亮立刻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