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林他們可不想去考驗皇漢講不講道義,哪怕屆時皇漢不會殺他們,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滋味兒也是極不好受的。
就像現在落在陳軍手中的劉之協、宋之清一樣。
這倆人的行蹤被趙家掌握的清清楚楚,一個在南陽被請到了陳軍中,一個在新野被請到了陳軍中,當時的陳軍還打著趙字旗號呢。
那兩位大師傅雖然再沒有說話,但他們不難受嗎?
齊林等人可是很怕自己成為第二個劉之協、宋之清的。
誰叫他們這些個頭頭腦腦的底細皇漢都了如指掌呢!
這就等於自己最大的把柄被人家拿住了。
所以他們隻能屈服!
先把握住一部分利益再說。
何況人趙家還答應了他們不將他們打散收編,允許他們獨立設營。
當然,如果願意加入陳軍的,他們也熱情歡迎,但必須聲明退教,從此與白蓮教再無乾係。
隻這一條那就足以打動白蓮教所有人。
樊城城南二十裡外的李西樓。王經隆的大營就設在這裡。因為這片土地三麵被清河所包裹著,乍然一看簡直是一個縮小了百十倍的襄陽城。
雖然天氣越發寒冷,河麵上已經結起了一層薄冰。
怕是再過個十天半個月的,這清河河麵上就能過人過車馬了。
王經隆帶領手下諸將前來迎接趙亮。
後者此番可是帶來了上萬主力火槍兵和陳州、南陽三萬新兵的。
雖然上萬火槍兵和三萬新軍中的兩萬人都從信陽武勝關直下鄂北的德安府了,他本人隻是帶來了上萬新兵和十幾門大炮,並不能一舉扭轉陳軍在襄樊戰場上的不利態勢。
但誰都知道襄樊戰場的局勢已經改變了。
從現在開始,原本是陳軍在樊城拚命抵擋清軍的攻擊——王經隆費時費力的把沿著漢江扁長鋪展開的樊城給打造成一個堅固的堡壘,以此為核心拖延著清軍的攻勢。
清軍拿不下樊城那就利用不了南陽至襄陽的水路,他們哪怕繞過樊城拿下了南陽境內的新野、鄧州等地也沒個鳥用。
終究還是會退下來的。
可現在卻要變成陳軍反攻清軍,以儘可能的沾住清軍。清軍則要以來襄陽這麼個戰略支撐點抵擋陳軍的攻勢,以便讓他們的主力部隊順利後撤。
因為攻勢德安府的陳軍根本就不會遇到任何的抵抗。他們能輕鬆的劈開德安,直接打到孝感,打到漢陽,甚至在長江上陳軍水師的接應下打過長江,進攻武昌。
去斬斷襄陽清軍的後勤補給線,去斬斷襄陽清軍的退路。
如果襄陽清軍不後撤,他們就可以從德安府拐個彎殺進安陸府,殺到襄陽的屁股後頭去。
清軍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收兵退出漢江北地,與武勝關南下的陳軍碰一下。如果贏了,自然一切都不用再說,可要是敗了,那丟掉的可能都不是一個襄陽了。
當然了,襄陽城易守難攻,留在城內的清軍如果堅決抵抗,那還是能扛上一陣子的。
“大王,這便是劉之協、宋之清兩位教首。”
與趙亮見過禮後王經隆第一時間為他介紹了劉之協、宋之清。這兩人邊上還站著一青年一少年,整個彌勒佛轉世的劉鬆之子劉四兒和當世牛八鹿邑幼童王雙喜。